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谁来关注官员们的“心理健康”

(2011-10-08 14:19:52)
标签:

杂谈

分类: 我的评论

 10月6日下午,绍兴市计生委主任叶锦茹跳楼身亡。警方表示,已排除他杀可能,并在其住的客房内发现两封写给家人和同事的遗书,称不堪忍受病痛折磨。知情人士称,叶锦茹身体不是很好,平时常腰疼。此次跳楼,疑因患有抑郁症。(《钱江晚报》 10月8日)

  看到这条不幸的新闻之前,恰巧阅读了《南方周末》的一篇文章《“官心病”,知多少》。

  似乎是个例证,以一个女性官员结束生命的方式。

  曾经有个调查,说是不少公务员也觉得自己是弱势群体。这个调查结果出来后,不少人觉得不可思议,因为在大家的眼里,公务员、特别是公务员当中的佼佼者官员们已经是这个社会的“上位者”,这些人要都觉得自己是弱势群体的话,那其他群体又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

  但接连不断出现的官员自杀事件,已经告诉了我们一个事实,这个群体的心理状况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乐观。前不久,湖北公安县纪委干部谢业新以一种极其痛苦、甚至是不可想象的“11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种离奇的死亡方式一度引发舆论对官方“自杀说”的强烈质疑。“从心理学上看,用这种极其残忍的方式自杀,有时是用生理的痛去压抑其心理痛。”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许燕教授这样从心理学上来解释谢业新的“11刀”。

  每一个群体都有每一个群体的忧愁和痛苦。在外人看来很风光的官员群体,他们也面临着自己的压力。而根据调查和研究,这个群体所面临的压力在社会上甚至属于中等偏上水平。不同于一些群体为生计发愁,这个群体有自己不一样的压力,比如说:工作责任大,民众期望值高,升职困难,还有身不由己被牵扯进去的腐败现象。而微妙复杂的官场人际关系,又无时无刻不伴随他们左右。

  我们一般人有烦恼的时候还能找朋友倾诉倾诉,而一些处于高位的官员群体在这方面就要顾忌很多,不敢说,不敢写,更不敢找心理医生去排解烦恼。因为在社会普遍对心理问题还处于一个排斥、异化眼光的时候,官员们把这些心理问题流露,一旦让周边的人、甚至是同事知道,很容易被人理解成是“胜任不了目前的工作”,甚至被看做是窝囊和无能的表现。

  一些职位,你比如说纪检、药监这些部门,在社会公众眼里,这些职位的相对特殊性,又给从事官员们的心理压力无形中加了一层重重的码。当身处这些职位的官员们发生类似于自杀这些恶性事件的时候,社会也往往会给与最大的猜想,这是一种心理压力不断加码的恶的循环。

  这是一种官场的原生态。在这种原生态下,中国的许多官员们一拨一拨呼吸、繁衍、生长,在制度之下尽自己所能地去周旋,反过来一个个官员的个体又自觉不自觉地去加固强化这种自己也未必喜欢的原生态环境。

  让我们看得到的进步是,我们现在已经开始注意到这种“官心病”,而且已经能够一步步地拿到台面上来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