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彭宇”案不能总靠录像自证清白

(2011-08-31 10:00:34)
标签:

杂谈

分类: 我的评论

近日,江苏南通又发生一起“彭宇案”,一辆大巴的司机在立交桥上发现了一位骑三轮的老太太倒在路上,司机前去搀扶后,却被老太诬为肇事者。幸而,由于大巴上安装有摄像头,通过录像还原了司机的清白。(《扬子晚报》 8月30日)

我们现在很想知道,如果没有监控录像,法院会怎么判这起案子?老太太说等自己清醒后,才想起来撞自己的不是这辆车,心里于是很后悔。这是有摄像头,如果没有,估计那老人是不会“清醒”的。

南京彭宇案已经尘埃落定,天津许云鹤案还在审着,江苏南通的这起相同性质的案子还多亏了有录像为证,要不按照前例,恐怕也难逃彭宇、许云鹤这两个前辈的命运。

有了这三起案例,中国敢扶起被撞伤或者倒地老太太的以前要是有十个人,现在敢跑掉七成,能剩下三个就已经很不错了。这样的案子其实是正在冲击着人们诸如“助人为乐、救死扶伤、见义勇为”这些早已成型的思维模式。对雷锋精神,我们有过大讨论,但是以前的讨论还只是停留在“雷锋精神过不过时”、“要不要继续学雷锋”这些层面上,现在残酷的现实已经把这种讨论给逼到了“敢不敢去学雷锋”、“怎么学雷锋更安全”的地步。

为什么会接二连三地出现这样的老太太?这里并不是偶然的。在这些非典型老太太心里,现实告诉她或者逼迫她,第一个,她不相信能把真正的肇事者给抓回来;第二个,要是肇事者无力承担医药费,她不相信会有制度上来保障她的治疗;第三个,她对自己的子女也不一定就十分相信,不相信他们会倾尽全力来治疗和照顾自己。在这三种因素的制约下,老太太的良心底线就瞬间下滑,就像一个落水的人,她选择了抓住自己所能抓住的最现实的东西来拯救自己。

于是,一桩令人啼笑皆非、足以击穿公民道德底线的公案瞬间炼成。一件是巧合,我们传续了几千年的道德底线还可以自己愈合,但是当这样的无头公案接二连三出现的时候,这个底线上的溃坝口就会越冲越大,直到人们在某一种具体的事情上,选择了集体“明哲保身”或者集体沉默和冷酷。

在这个时候,法律不该成为道德底线溃坝的帮凶,怎么判、如何判不仅仅是关涉到双方当事人的利益纠结,更可能是在更广大的社会和历史范围内产生影响,甚至是直接决定了人们下一次遇到类似事情时候的瞬间抉择。

不是每一辆车都有摄像头,也不是每一个扶起老太太的司机都像是南通的这位师傅那样幸运,当类似的案件必须要靠录像自证清白、除此之外别无它法的时候,法律不该沉默,甚至是走错方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