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行电动车动了大家怎样的隐痛
(2011-06-27 13:48:02)
标签:
杂谈 |
分类: 我的评论 |
按照先前的想法,深圳是要对电动自行车全面禁止上路的。
在舆论争议之下,深圳把“禁止”改成了“限行”。6月27日的《深圳特区报》说,深圳拟对电动自行车分时段分区域限行。深圳人是怎么看这件事情的呢?官方的调查结果是深圳多数公众支持深圳限行电动自行车;专门咨询了下深圳的朋友,这位朋友说电动车限行在深圳应该还可以,理由:第一、开电动自行车相对不安全;第二、公交车和地铁,可以基本可以满足人的上班交通需求;第三、深圳上班的人,走路的人不少,骑电动车的人还不如骑自行车的人多;第三、深圳有钱人还是多,有车的人多。
照这么说,深圳限行电动自行车也并不是完全没道理的。但为什么,这项措施会引起这么强烈的关注和争议呢?恐怕根本上还是因为这项措施隐隐触动了大家深埋在心里的一种贫富隐痛。这种隐痛平日里相安无事,不管是穷人也好,富人也罢,大家谁也不愿意去过多触及,但是一碰到公众事情,这样一种直接以金钱多少来划分的贫富隐痛还是会强烈爆发出来。
在一些人眼里,特别是在深圳这样一座很物质化的城市里,骑电动车会被划入“二等公民”的范畴里。这类人的经济条件只是比骑自行车的稍微好上那么一点点。当然,这里的骑自行车是指不得不靠自行车作为基本交通工具的,那些专门花几千块钱买来专业的自行车骑着健身的不在此列。大家虽然在直接体现经济实力的交通工具上会有所区别,但对社会公众资源的占有权却是平等的,你可以开车上路,我也可以骑电动车上路。但是现在的问题是,深圳不允许骑电动车的随意上路了,换个说法就是你有实力,你就可以买车,买了车你就可以随意上路;你没实力,你只能买得起电动自行车,我就要限制你上路。这项措施把以前的个人经济实力这样一种很隐私的事情,直接转变成了一种对社会公共资源享有率的歧视性分割。
公路就那么宽、那么长,电动自行车腾出来的公路资源被汽车人群就那么分割了过去。再说白一点,这已经有了点“劫贫济富”的意思在里面。
许多人反对深圳的这项措施,一方面是在反对对“电力”这样一种清洁环保能源未来的扼杀,另一方面是在反对限行可能给大家带来的不便;更深层次的内心活动,其实是在反对富有人群对一般人群生活资源空间的这样一种政策性挤占。
在深圳这样一座“物质化”的一线城市里,毕竟,限行电动自行车动了大家埋在心里的隐痛。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