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孙见坤喜欢的是国学,还是复旦这座学校?

(2010-08-28 12:15:50)
标签:

国学

复旦

山西大学

陕西招办

孙见坤

杂谈

分类: 我的评论

  孙见坤喜欢的是国学,还是复旦这座学校?


  孙见坤未必就是钱钟书,要当钱钟书,孙见坤也未必就一定要上复旦。  


  连日来,一位被赞誉为“国学天才”的高考生孙见坤通过媒体的报道引起了大家的注意。这个考生,自主招生面试中折服多所高校的文史教授,在央视“开心学国学”中被评委盛赞“万里挑一”,8名复旦大学教授联名请求学校破格录取一个“天才”。但因高考成绩6分之差,陕西省招办拒绝投档。  


  在做采访报道的时候,8月26日的中国青年报直接采用了类似《拒绝破格:又是一个“宁弃钱钟书也要公平”》这样的标题。孙见坤喜欢国学不假,是个“国学天才”可能也不假,但是现在就直接把孙见坤当成未来的钱钟书,断定他将来一定可以成为钱钟书那样的国学大师,可能就有点早了。把陕西招办拒绝给孙见坤投档直接等同于拒绝给钱钟书投档,顶多也就是一种媒体科幻而已。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孙见坤也只是没有被复旦大学这样的名牌高校录取,他已经收到了山西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既然高考分数不够复旦投档线,我们想不明白孙见坤去山西大学就读就一定会有多委屈。至于孙见坤被山西大学法学院录取,而没有被第二志愿历史专业录取,这也只是正常的录取调剂。按照孙见坤的这种特殊情况,在学校内部调剂一个专业,从原则性和难度上来说,大约要比让陕西招办破格投档要容易得多吧?


  路人甲说,8教授的联名推荐还不如一张“条子”管用,要是陕西招办接到一张有力的“条子”,孙见坤的复旦梦估计也早就圆了。我们不排除高考招生有这样的事情在里边,但是我们总不能说因为有人破坏规则了,然后鼓励大家都去破坏规则吧?


  得知没有被期望中的复旦大学录取,孙见坤“默默地躺在床上,眼含泪水,对着天花板发了整整一夜呆”;而且说:“鱼刺可以消除,这种卡人的制度怎么消除呢?”我们要提醒的是,这并不是制度在“卡”孙见坤,任何社会的人才选拔都有一个标准,虽然这种标准可能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缺点,不能照顾到每个人的需要,但只要这个制度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需要,在这个标准还没改变的情况下,任何人就都应当遵循这个标准,这是一个社会正常运行的一种必须。


  孙见坤要真是喜欢国学,他在山西大学读完本科后,也完全可以报考复旦的研究生,连复旦大学的教授都说“这里的老师都很喜欢你”。倘若不明白这一点,而只是一心要上复旦,上不成,就觉得委屈,要流泪,那真是钻牛角尖了。  


  毕竟,你要钻研的是国学,而不是复旦这个学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