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是谁放纵了“毒餐具”
(2010-08-13 11:46:25)
标签:
餐具佛塑股份鸿基分公司主儿塑料快餐盒杂谈 |
分类: 我的评论 |
又“杯具”了。
用洋垃圾制成塑料快餐盒,然后以每个月两亿个的速度大量出售,广东佛塑股份下属鸿基分公司突然身陷“垃圾门”。 (8月10日 央视)
“杯具”不是说这家据说还很知名的上市公司,可能会因为这件事情成为一个“杯具”;“杯具”是说就是这样很知名的企业赚起钱来,怎么也和无良奸商一样,是那种要钱不要命的主儿?“杯具”是说我们中国人的身体到了现代化的21世纪怎么就成了专盛各种毒素的大容器?
中餐很多都是高温、多油,用垃圾制造的“毒餐具”吃起中餐来,有毒物质会更快地通过人的口腔、肠胃,渗进身体里边去。这样的吸收毒素法就雷同于慢性中毒,隐蔽、不易被发现,即使有一天你真出点什么事情住进了医院,也没人想的起来事主儿是谁。武侠小说里的下毒高手好像都是这么干的,但是我们没想到一个知名的上市公司也会这么干。下毒高手收了人家的钱就敢这么做,佛塑股份公司也是为了钱,因为用正经原材料制造餐具,成本价是每吨一万元,用这种从垃圾中拣出来的塑料当原料,每吨才6千块钱,差了将近一半。
佛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在央视曝光之后,立马查封了公司的相关设备和产品。记者成了可以发现问题的质量监督、工商人员,但要是每个问题都要由记者来发现,然后职能部门才去行动,这些职能部门的工作不知道体现在什么地方。一次、两次可以,但是每次类似的安全问题,我们的职能部门不能总是“后知后觉”的高手吧?鸿基分公司采购进出口部的陈跃文甚至还承认,一般出口餐具添加的废料都不大,而内销没人管,好糊弄,卖得出去就行。听了这样的话,质监部门是不是该脸红一把了?
涉事的公司已经道歉。但是道歉要是每次都有用,我们还要法律干什么?为什么这么多有毒的东西屡禁不止?原因就在犯罪成本太低了,抓到也没什么大事,很多都是罚钱了事。而他们,有钱,不怕罚。
当有一天,大家出去吃饭,都习惯了自带餐具,像勺子、筷子什么的,那会是谁的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