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女生要嫁现代黄世仁不正常吗
(2009-10-16 12:07:10)
标签:
90后每代现代社会旧社会黄世仁杂谈 |
分类: 我的评论 |
扎马步之前,我先问个问题:如果现在的90后女生全部,或者是绝大多数都反对嫁给
黄世仁,你觉得正常吗?
如果90后女生不嫁黄世仁我才觉得不正常。
近日,著名文艺评论家熊元义到华中师范大学和学生探讨流行文化,一位“90后”女生小谢说:“如果黄世仁生活在现代,家庭环境优越,可能是个外表潇洒、很风雅的人。加上有钱,为什么不能嫁给他呢?即便是年纪大一点也不要紧。”(《长江日报》10月15日)
我同意历史学家反对这个90后女孩子的的观点。因为在旧社会,黄世仁代表了什么大家都清楚;从历史学的角度上来说,黄世仁代表的这个历史符号,是被我们所永远唾弃的,过去,现在,将来他都是一种反面的代表。
但是,要是道德家们现在抡起大棒子一头砸向90后的这些孩子们,就有点问题。90后的这些孩子们并有生活在旧社会那个具体的年代,她们嘴里的黄世仁也并不是我们历史课本上说的那个黄世仁。在她们眼里要嫁的黄世仁,已经是被时空大挪移到现代社会的黄世仁。她们要嫁的只是个在现代社会家庭条件还可以,然后长得有比较有型,而且还比较有气质有内涵有深度的小伙子而已。
这不正常吗?在现代社会,谁家有这样条件的未婚当娶男青年,还不是个香饽饽?
我们有时候很习惯比赛贴标签。当年“咣”地一下往80后脑门上甩个标签,就说那是垮掉的一代,比宋江脸上的刺青还要威力无比。汶川地震当中,看到身为80后的解放军冲在抗震第一线,又把80后夸得给花儿一样。就是在刚刚结束的国庆大阅兵当中,那些受阅的方阵,许多人不都是由80后和90后组成的吗?
爱国不分年龄,为国努力也不讲代沟。如果你觉得90后还不够爱国,那也仅仅是因为他们还没有长大,或者他们表达爱国的方式和上一辈人不一样。每代人都有每代人的特点,可怕的不是80后和70后不一样,90后又和80后不一样,如果60后、70后、80后、90后全都一个样儿,那才真正可怕。
那个90后女孩子说要嫁的黄世仁已经不是当年的那个黄世仁。用批判当年黄世仁的眼光来批判90后,那不是90后把无耻当天真,而是某部分人把无知当了天真。挥舞着大棒的道德家们,请不要动不动就给一代人扣上道德大帽,那不是大帽子,看上去倒是很像一只大花猫,还是纸糊的。
许多80后已经走上工作岗位,有的甚至还担当了领导职位,他们垮掉了吗?还是他们不能胜任自己的社会工作?没贴死80后,现在又开始死贴90后,这不仅仅是对一代人的不负责,也是对历史的太过随意的妄语。
后一篇:全运会或面临公信力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