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十五我的月亮
(2009-10-04 21:31:00)
标签:
休闲 |
分类: 我的散文 |
我又想起了《我的团长我的团》。
我发现我喜欢上了段奕宏这个演员。从《士兵突击》中的死老A,一直到《团长》中的龙文章。
但这一切都和月亮无关,都和中秋节无关,只是我依然固执地套上了这个俗了又俗的题目。
与其说我喜欢中秋节,倒不如说我喜欢这个节气更确切。不是很热,也不冷,有点儿凉,那一次我路过新华书店那个十字街头,风一吹,凉到有些冷,然而金色的阳光又温和地洒在每个人身上,分明是很温暖的样子。
温暖地冷着……
我近乎变态地喜欢着这种感觉,像是一个小孩子躲在被窝里从一个没人看见的小缝里,仔细地瞅着外边的这个世界,那是他们的世界,我只享受属于一个孩子的温暖。
我不愿意过多想起,然而我的心底深处却总是被若有若无地掀开,像是掀开心灵的黑洞,会有清新的空气钻进来,之后,会让我看到乡下的夜晚,那种纯到水晶一样的黑,安静的黑暗里谁家孩子的啼哭,谁家土狗的叫唤,几十米外飘过来的路人手电筒的灯光,抬头,爬上树梢就可以摘下来的月亮,还有那满地的银灰色月光。我已经很久不再融入了这样的夜晚,就像我写下一首叫做《妹妹》的诗歌:
请原谅哥哥
好长时间未曾前去望你
妹子呵
我从小一起长的的妹子
你是不是也像哥哥一样
为了生活忙忙碌碌
闲下来的时候
会突然牵挂彼此
妹子
我那从小一起长大的妹子
你是不是偶尔也会
翻出那张旧相片
将很多的日子想起
爹娘让我们相聚
长大又让我们分离
妹子哦
有时间了
我们一定要坐在一起
此刻想起你
哥哥突然哽咽不能语
有人看了,留言问:“既然如此,回家看看就很难吗?”我知道,有时候这已经不是可以用难不难来回答和解决的问题。夏夜正热的时候,当时我还年轻的父母会铺了凉席在房顶上,我们一家四口人(当时还没我弟弟)就躺在房顶上纳凉。看满天的星星,月亮,偶尔还会有流星划过,我会死盯着天边一颗最不起眼的星星看,看它的流动,看它微弱的发光,也看它的孤独,然后在母亲讲了又讲的故事中沉沉入睡。在现在的夜里,有时候我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这些事情,那样的事情还能回来吗?看上去似乎是很简单的事情,然而一切,真的已经不可能再次回来。
我们可以复制情景,却不能,复制当年。
石榴,院子里的那棵石榴树曾经是我们兄妹中秋节的最盼。盘曲如盆景的树枝,火红的榴花,钻石一样整齐排列的石榴籽,都在那个年代,给了我最初最美好的想象。我到现在也一直以为石榴花红,是那种最能浓妆艳抹,然而却还能以一种看得见的淡雅让人喜欢的颜色。每到中秋,那棵农家小院中的石榴树,都会在我的心底慢慢地去弥漫一副最原始的画轴。
给朋友打电话,她告诉我正坐在一个江西、湖南、湖北三省交界的深山顶上的石碑下边吃午饭。“身骑白马万人中,左牵黄,右擎苍,一心只想王宝钏。改换素衣归中原,破天荒,射天狼,放下西凉,不去管。”《陈二狗的妖孽人生》中这两句词,一直让我欢喜异常,几多豪迈,几番刻骨,全在一杯素酒之中。此刻,当她在一个山高皇帝远的地界儿,眺望三省,却过着一个没有月饼的的中秋节的时候,不知道她会不会也去喜欢这两句词,来给自己的那个特殊的中秋节击缶而歌?
十五的月亮真的是十六圆。一轮圆月高高地悬挂在这个城市街道尽头的上空,灯红酒绿的月光涂抹着下边忙碌如蚁的人群。
人懂月的伤悲,月可知道红尘的卑微?
我的十五我的月亮。
我发现我喜欢上了段奕宏这个演员。从《士兵突击》中的死老A,一直到《团长》中的龙文章。
但这一切都和月亮无关,都和中秋节无关,只是我依然固执地套上了这个俗了又俗的题目。
与其说我喜欢中秋节,倒不如说我喜欢这个节气更确切。不是很热,也不冷,有点儿凉,那一次我路过新华书店那个十字街头,风一吹,凉到有些冷,然而金色的阳光又温和地洒在每个人身上,分明是很温暖的样子。
温暖地冷着……
我近乎变态地喜欢着这种感觉,像是一个小孩子躲在被窝里从一个没人看见的小缝里,仔细地瞅着外边的这个世界,那是他们的世界,我只享受属于一个孩子的温暖。
我不愿意过多想起,然而我的心底深处却总是被若有若无地掀开,像是掀开心灵的黑洞,会有清新的空气钻进来,之后,会让我看到乡下的夜晚,那种纯到水晶一样的黑,安静的黑暗里谁家孩子的啼哭,谁家土狗的叫唤,几十米外飘过来的路人手电筒的灯光,抬头,爬上树梢就可以摘下来的月亮,还有那满地的银灰色月光。我已经很久不再融入了这样的夜晚,就像我写下一首叫做《妹妹》的诗歌:
请原谅哥哥
好长时间未曾前去望你
妹子呵
我从小一起长的的妹子
你是不是也像哥哥一样
为了生活忙忙碌碌
闲下来的时候
会突然牵挂彼此
妹子
我那从小一起长大的妹子
你是不是偶尔也会
翻出那张旧相片
将很多的日子想起
爹娘让我们相聚
长大又让我们分离
妹子哦
有时间了
我们一定要坐在一起
此刻想起你
哥哥突然哽咽不能语
有人看了,留言问:“既然如此,回家看看就很难吗?”我知道,有时候这已经不是可以用难不难来回答和解决的问题。夏夜正热的时候,当时我还年轻的父母会铺了凉席在房顶上,我们一家四口人(当时还没我弟弟)就躺在房顶上纳凉。看满天的星星,月亮,偶尔还会有流星划过,我会死盯着天边一颗最不起眼的星星看,看它的流动,看它微弱的发光,也看它的孤独,然后在母亲讲了又讲的故事中沉沉入睡。在现在的夜里,有时候我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这些事情,那样的事情还能回来吗?看上去似乎是很简单的事情,然而一切,真的已经不可能再次回来。
我们可以复制情景,却不能,复制当年。
石榴,院子里的那棵石榴树曾经是我们兄妹中秋节的最盼。盘曲如盆景的树枝,火红的榴花,钻石一样整齐排列的石榴籽,都在那个年代,给了我最初最美好的想象。我到现在也一直以为石榴花红,是那种最能浓妆艳抹,然而却还能以一种看得见的淡雅让人喜欢的颜色。每到中秋,那棵农家小院中的石榴树,都会在我的心底慢慢地去弥漫一副最原始的画轴。
给朋友打电话,她告诉我正坐在一个江西、湖南、湖北三省交界的深山顶上的石碑下边吃午饭。“身骑白马万人中,左牵黄,右擎苍,一心只想王宝钏。改换素衣归中原,破天荒,射天狼,放下西凉,不去管。”《陈二狗的妖孽人生》中这两句词,一直让我欢喜异常,几多豪迈,几番刻骨,全在一杯素酒之中。此刻,当她在一个山高皇帝远的地界儿,眺望三省,却过着一个没有月饼的的中秋节的时候,不知道她会不会也去喜欢这两句词,来给自己的那个特殊的中秋节击缶而歌?
十五的月亮真的是十六圆。一轮圆月高高地悬挂在这个城市街道尽头的上空,灯红酒绿的月光涂抹着下边忙碌如蚁的人群。
人懂月的伤悲,月可知道红尘的卑微?
我的十五我的月亮。
前一篇:国庆大阅兵 聆听大国崛起
后一篇:诺贝尔奖,还要让国人徒叹多少年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