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曹天佑”是何许人
(2016-10-06 22:26:00)
标签:
曹天佑沧浪亭红楼梦 |
分类: 游记小品 |
所载贤人明清时最多。兹只抄录清代的贤人如下:
国朝:苏汝砺、蒋埴、陈新芝、王锡阐、瞿元錥、瞿昌文 、冯舒、冯班、瞿骏、冯行贤、冯行贞、刘龙光、顾廷锜、曹梦元 、夏世臣、何其骏、蒋深、吴士玉、范敬、叶茂华、叶茂才、叶汝揖、何梅、曹维屏、冯勖、杨士祥、邱存礼、姚易修、徐有章、殷铉、顾启贤、沈万育、徐杲、张维鑫、郁圣揆、蔡来信、孙鼎钟、张王训、文龄、王彪、黄仕贤、王申、樊应龙、文点、孙榖、孔允祖、雷珽、赵子三、郭文雄、张庆孙、王()、张云章、叶燮、蒋陈锡、吴道煌、徐樹庸、习()、赵嗣孝、皇甫沆、方志贞、李汉、曹天佑、程允元、徐吟、邵大业、仇士俊、蔡书绅、冉琪、乔汲、杨士选、曹起凤、任遇亨、张鹏冲、蒋恭棐、邵泰、宋献玉、顾维灏、沈彤、常养蒙、李绳、汪元亮、吴鼎科、李炯、余萧客、钱邦彦、吴隆儒、王如松、王翼孙、费增选、徐允吉、彭绩、杨复吉、陆霖、钱启、过元()、江瑶、江朝栋、钱思元、施锦、钱近仁、段玉裁、陈鹤。
从这些文字来看,“吴郡名贤补遗”开始部分是前言,写于道光年间。名单之后的内容,包括“附录”在内则属于后记内容,应该也写于道光年间,最后一段从“为发扬……”至“蒋都楠刻石”,都属于网师园管理处的说明,写于2000年。
根据前言后记的说明,这附着在“五百名贤祠”北厅的“吴郡名贤补遗”是道光年间吴郡人士增添的,这些人因为各自的“贤”,如“忠孝、节义、政事、品学”等为人景仰,因而列于祠内与“五百名贤”共同受飨。
看来,此处的“曹天佑”能列于其中,必然是有一些事迹广为流传,甚至载入府志之类的地方文献中。
在《吴郡名贤补遗》这篇长文中,出现了几位与《红楼梦》及曹家颇有瓜葛的人士。比如“前言”部分的“绅士石韫玉敬书”,石韫玉乃乾隆五十五年状元,雅好戏曲,嘉庆二十四年(1819)即刊印自编之《红楼梦传奇》十出,“淘汰淫哇,雅俗共赏”(吴云叙)。再如“正文”部分的“张云章、叶燮”,这两位名贤更为人们所熟悉,因为他们都是雪芹祖父曹寅的好友。张云章《朴村诗集》卷十《闻曹荔轩银台得孙却寄兼送入都》一诗中曹寅所得之孙与曹雪芹有否关系引得学人聚讼至今;而叶燮、叶藩(即叶桐初)叔侄更是与曹寅诗酒赓和,甚为相得。
正是张云章及叶燮两位曹学研究中频现影踪的人物,让我对同样列于名贤之位的“曹天佑”颇多注意。那么,这位“曹天佑”是否《八旗满洲氏族宗谱》及《五庆堂重修辽东曹氏宗谱》中所记载的“曹天佑(祐〈祜〉)”呢?
经红友引荐,就此一问题请教了苏州博物馆的李军先生,向他说明了情况,并把拍的照片传给了他,他仔细阅读相关文字后认为,这位“曹天佑”可能是苏州府志中提到的“曹天佑”:
由“丁卯冬”“戊辰”等时间纪年来看,这位“曹天佑(祜)”为康熙年间人,孝敬父母,尊重父辈,康熙二十七年戊辰(1688)因冒火救父而亡,故因孝行入祠受飨。在“曹天佑(祜)”之下的“程允元”也是因冒火救父殒命而列入名贤祠的,见《江南通志》卷一百五十七所载:
红学虽然已二百年,但曹雪芹是谁的问题至今悬而未决。故而引来各方人士争相猜想,关于曹雪芹的任何信息和线索都会引起红学爱好者的极大兴趣。有时自己也会觉得过于沉迷并非好事,奈何竟不能改。因而,写此小文以消执念。至于沧浪亭名贤祠“吴郡名贤补遗”中的“曹天佑”大约确实是那位以孝感天下的人士了。他与曹雪芹没有任何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