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标签:

表现主义

卡夫卡

分类: 读书时节
表现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一) 反对模仿现实,提倡抒发作家的主观感受
表现主义文学反对再现现实,而要求客观服从于主观思想的表现。表现主义认为自我是宇宙的中心和真实的源泉。他们主观的认为真实是自我意识的表现,“现实必须由我们创造出来”。表现主义者埃德斯米特主张艺术家去经历一切,凭借主观精神进行内心体验,体验的结果产生一种激情,这种激情经久不衰,并无限扩张,包容一切。艺术家要以这种激情来表现事物的幻象。所谓幻象,是事物的更深一层形象,亦即事物纯粹的真实。如果是表现房子,那就要舍弃房子的形似,使其本质显示出来;表现一个妓女,要使她在“没有香水,没有色彩,没有手提包,没有摇晃大腿的情况下出现”。
(二) 强调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表现主义者认为,艺术创造的过程就是表现人的内心世界的过程,就是“从内向外”而不是如同印象主义者那样“从外向内”。托勒说:“剥掉人的外皮,以便看到他深藏在内部的灵魂。”为了做到这
标签:

三国

关羽

麦城

分类: 三国漫笔
                          读《三国演义》之关羽之死
今晚读《三国演义》至关羽之死,不禁唏嘘。用今天网络流行语来评价关羽之死,那就是:不作死就不会死。
《三国演义》中有两个被神化的人物,一个是诸葛亮,一个是关云长。
关云长长着一副超凡脱俗的容貌: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因此人称“美髯公”,后世的戏文里则称之为“红脸关公”。关羽被人津津乐道的品格是重义气,忠贞不二,因此,目前全国很多地方都建有关帝庙。关羽武艺超群,《三国演义》中对之有精彩的描述,如“温酒斩华雄”、“诛颜良文丑”“过五关斩六将”等。
可是这些精彩的故事竟然都发生在诸葛亮到来之前。
诸葛亮被刘备三顾茅庐请来之后,对刘备的这两位义弟是有些忌惮的。张飞还好说,他刚直少谋。而关云长却自恃有勇有谋。这两个人如何用,我觉得诸葛亮是
(2018-06-02 10:51)
标签:

楚王山

千佛洞

彭祖

徐州市文化交流协会

分类: 游记小品
                                      楚王山游记


5月27日,我随着徐州市文化交流协会的朋友们走进楚王山,探幽访胜。

1、王楼民居

当日天气不太炎热,一些云彩懒懒地在天空漂浮着。我们游览的第一站是王楼民居。王楼民居位于楚王山西坡,建于乾隆二十年,原有四进院
标签:

宝钗

邓州

正面

宝钗大赛

分类: 红楼絮语
                         宝钗:德的高洁,才的丰腴
                                 邵  
红楼梦大观园除了雕梁画栋奇花异草,更让人瞩目的是众多年轻美丽的女孩子。她们性格各异,身份不一,却各有各的聪明和机敏。在这些女孩子之中,薛宝钗是最优秀的一位。
红楼梦第五回中作者在判词中用“停机德”之典,赞宝钗之德行,在《红楼梦》曲子
标签:

曹天佑

沧浪亭

红楼梦

分类: 游记小品

                   “曹天佑”是何许人

                       &nb

标签:

红楼梦

尤物

脂砚斋

分类: 红学论坛

 

                   《红楼梦》中“尤物”形象鉴析 

                            

说起《红楼梦》中的“尤物”这个词,读者的第一反应是尤二姐尤三姐。因为文本中,宝玉把尤氏姐妹评价为“真真一对尤物”。鉴于尤氏姐妹的行为,这个词实在难以说是褒词。果然,柳湘莲听了宝玉的话之后,立即悔婚,致使尤三姐拔剑自刎。然而,细读脂评本会发现,脂砚斋不止一次地使用这个词。在脂砚斋的笔下,“尤物”一词却又似乎是另一种含义了。

究竟该如何理解这个词呢?我们还是回到文本的情境中去探究这个词的真正含义吧。

(一)林黛玉

1

标签:

红楼梦

凤姐

分类: 红楼絮语

            《红楼梦》中“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写作技法

                             

《红楼梦》的创作技法丰富多样,尤其是人物塑造可谓是千人千面,各有不同。诸如“特犯不犯”、“不写而写”、“背面敷粉”、“多层皴染”等等,不一而足。而最为人所熟知的则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贾府是“诗礼簪缨”之族,遵循着“仁义礼智信”的儒家道德规范。小辈们每日晨昏定省,吃饭时媳妇们侍立伺候,在别人跟前提起长辈时要站起来以示恭敬诸如此类的礼仪显示着大家风范。

那么,这样的家庭氛围之中,能用到“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笔法从而收到“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的人物就寥寥了。仔细算起来当有三个人,一个是王熙凤,一个是贾母,还有一个是史湘云。

 

标签:

红楼梦

林黛玉

分类: 红楼絮语

                      颦儿心中有多少丘壑?——谈谈林黛玉的巧智语言

        作为《红楼梦》中女一号人物林黛玉,让人怜爱的原因绝不是因为她的自小失亲、寄人篱下的身世,也不仅仅是她的多愁善感的诗人气质。《红楼梦》作者说的好,心若比干多一窍。有人往往把这句理解成是在写林黛玉的多疑性格,但我认为这是写她的聪明过人之处。脂砚斋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