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投资回报及估值探秘(三)
(2012-03-31 13:01:40)
标签:
杂谈 |
分类: 投资分析 |
前2篇的2个水电案例是国投的,看起来很不错,令人心动,下面来看个比较坎坷的。
案例三:黔源电力贵州引子渡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发展过程:
1. 2001年9月底,公司与贵州省电力投资公司共同设立贵州引子渡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下面简称引子渡公司),注册资本为2000万,公司占股95%,股东按比例实际出资2000万元。
2. 2005年3月,黔源电力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代码002039。黔源电力对引子渡公司增资28500万元,其中上市募集资金28355万,自由资金145万,增资后,持股仍为95%,注册资本为32000万。
3. 2009年公司以2064万元收购剩余5%股权。
4. 2010年公司注销引子渡公司,合并进上市公司。
5. 引子渡公司经营乌江(乌江是十三大水电基地之一)上游的引子渡水电站(3×12万千瓦)、通过引子渡公司参股的贵州北源发电有限公司建设经营芙蓉江流域的鱼塘水电站(2×3.75万千瓦)、清溪水电站(2×1.4万千瓦)。
财务数据:
引子渡公司在2004年底时,以引子渡水电站名义累计向银行借款14.29亿,而当初注册资本金才2000万,杠杆奇高。之后在2005年上市后还掉引子渡水电站的3亿银行贷款,不过又给北源的鱼塘新增2.223亿贷款,2006年引子渡水电站还掉7000万,不过北源又借了1.7亿。到2007年,资产负债率为76.54%。
从上面的净利润数据来看,其小水电机组的能力没能稳定发挥,与其招股说明书中所说的“稳定”、“不完全年调节”完全不同。
再者,通过这个案例,主要是说明水电靠天吃饭和完全多年调节的重要性,也说明了其主营成本几乎不变,主营收入的一些变化就带来净利润大幅波动的边际效用。
2005年,净利润大幅下降,年报声称遭遇到了“来水特枯年份”。
2006年,亏损,年报声称“贵州遭遇特枯年”。
2007年,有所恢复,利润不错,前几年新投产的机组发挥了功效。
2008年,即使1-2月由于雪灾稍有影响,也丝毫不影响其净利润大幅飙升,ROE接近20%(即使这样,按装机容量比较一下,还是比不上案例一中的国投甘肃小三峡的盈利能力,其上网电价低于国投甘肃小三峡也是原因之一)。
2009年,又悲催了,年报声称“2009年8月持续干旱”。
2010年,继续悲催,年报声称“2010年上半年遇到百年一遇的干旱”。
2011年,还在继续,年报声称“2011年6月起,贵州地区发生重度旱情”,仍提“百年一遇”。——应该是两遇了吧。
水电站应该禁播这首歌:“天不下雨,天不刮风,天上有太阳......”
案例三:黔源电力贵州引子渡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发展过程:
1. 2001年9月底,公司与贵州省电力投资公司共同设立贵州引子渡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下面简称引子渡公司),注册资本为2000万,公司占股95%,股东按比例实际出资2000万元。
2. 2005年3月,黔源电力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代码002039。黔源电力对引子渡公司增资28500万元,其中上市募集资金28355万,自由资金145万,增资后,持股仍为95%,注册资本为32000万。
3. 2009年公司以2064万元收购剩余5%股权。
4. 2010年公司注销引子渡公司,合并进上市公司。
5. 引子渡公司经营乌江(乌江是十三大水电基地之一)上游的引子渡水电站(3×12万千瓦)、通过引子渡公司参股的贵州北源发电有限公司建设经营芙蓉江流域的鱼塘水电站(2×3.75万千瓦)、清溪水电站(2×1.4万千瓦)。
财务数据: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总资产 | 156,293 | 155,765 | |||||||
净资产 | 36,541 | 41,189 | |||||||
资产负债率 | 76.54% | ||||||||
投产装机容量(万千瓦) | 36 | 36 | 39.75 | 43.5 | 43.5 | 43.5 | 46.3 | ||
发电量(亿千瓦时) | 3.68 | 8.76 | 7.12 | 6.85 | 9.08 | ||||
最高的引子渡电价 | 0.22 | 0.225 | 0.2334 | 0.2334 | 0.2454 | 0.2524 | 0.2574 | ||
收入 | 6,877 | 16,606 | 13,972 | 9,703 | 18,149 | 24,260 | 16,239 | ||
成本 | 1,610 | 5,551 | 5,870 | 5,908 | |||||
主营业务利润 | 4,028 | 8,603 | 1,117 | ||||||
净利润 | 2,686 | 999 | -3,636 | 3,729 | 7,963 | 1,016 | 1,014 | ||
权益比例 | 95% | 95% | 95% | 95% | 95% | 95% | 100% | ||
权益净利 | 0 | 2,552 | 949 | -3,454 | 3,543 | 7,565 | 1,016 | ||
分红 | 2,375 | 2,375 | 未知 | 未知 | 未知 | 1,824 | 2,888 |
引子渡公司在2004年底时,以引子渡水电站名义累计向银行借款14.29亿,而当初注册资本金才2000万,杠杆奇高。之后在2005年上市后还掉引子渡水电站的3亿银行贷款,不过又给北源的鱼塘新增2.223亿贷款,2006年引子渡水电站还掉7000万,不过北源又借了1.7亿。到2007年,资产负债率为76.54%。
从上面的净利润数据来看,其小水电机组的能力没能稳定发挥,与其招股说明书中所说的“稳定”、“不完全年调节”完全不同。
再者,通过这个案例,主要是说明水电靠天吃饭和完全多年调节的重要性,也说明了其主营成本几乎不变,主营收入的一些变化就带来净利润大幅波动的边际效用。
2005年,净利润大幅下降,年报声称遭遇到了“来水特枯年份”。
2006年,亏损,年报声称“贵州遭遇特枯年”。
2007年,有所恢复,利润不错,前几年新投产的机组发挥了功效。
2008年,即使1-2月由于雪灾稍有影响,也丝毫不影响其净利润大幅飙升,ROE接近20%(即使这样,按装机容量比较一下,还是比不上案例一中的国投甘肃小三峡的盈利能力,其上网电价低于国投甘肃小三峡也是原因之一)。
2009年,又悲催了,年报声称“2009年8月持续干旱”。
2010年,继续悲催,年报声称“2010年上半年遇到百年一遇的干旱”。
2011年,还在继续,年报声称“2011年6月起,贵州地区发生重度旱情”,仍提“百年一遇”。——应该是两遇了吧。
水电站应该禁播这首歌:“天不下雨,天不刮风,天上有太阳......”
前一篇:水电投资回报及估值探秘(二)
后一篇:水电投资回报及估值探秘(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