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噪音和信号
(2011-11-07 10:58:03)
标签:
杂谈 |
分类: 投资随笔 |
最近在看《随机致富的傻瓜》,书中讲到人们许多时候错把噪音当信号,深以为然。
现在资讯发达,关于某个企业的信息可以铺天盖地,褒贬都有。许多时候,其实只是噪音。
虽然讲究把鸡蛋放在篮子里面,然后看好篮子——持续关注和跟踪。
但是,还是要从大处着眼,识别不可逆转的根本趋势和可逆转的短期波动。也就是,要识别信号和噪音。
混沌的噪音,不要拿来说事,那只会增加你的混沌感,关键是要提炼出秩序,识别出信号。
所以,我对于企业的研究一般都在私下里进行,因为没有言之有据的结论,我就让它们烂尾在那里,像噪音一样摊开,各种摘录留存的信息可以塞满我PC上针对这个企业的文件目录(我一般对一个企业开一个目录,里面塞满财报、自我分析、官方数据、统计数据、行业数据、行业间比较数据、甚至论坛“内幕”、领导讲话等),我干的活就是从中找出逻辑(最好主要是演绎逻辑)、找出信号,找不出,就放弃,啥也不干(指买入、卖出等实际操作),博文也不想发。
现在资讯发达,关于某个企业的信息可以铺天盖地,褒贬都有。许多时候,其实只是噪音。
虽然讲究把鸡蛋放在篮子里面,然后看好篮子——持续关注和跟踪。
但是,还是要从大处着眼,识别不可逆转的根本趋势和可逆转的短期波动。也就是,要识别信号和噪音。
混沌的噪音,不要拿来说事,那只会增加你的混沌感,关键是要提炼出秩序,识别出信号。
所以,我对于企业的研究一般都在私下里进行,因为没有言之有据的结论,我就让它们烂尾在那里,像噪音一样摊开,各种摘录留存的信息可以塞满我PC上针对这个企业的文件目录(我一般对一个企业开一个目录,里面塞满财报、自我分析、官方数据、统计数据、行业数据、行业间比较数据、甚至论坛“内幕”、领导讲话等),我干的活就是从中找出逻辑(最好主要是演绎逻辑)、找出信号,找不出,就放弃,啥也不干(指买入、卖出等实际操作),博文也不想发。
前一篇:《怪诞行为学》读书笔记
后一篇:《随机致富的傻瓜》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