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1/middle/4fc0f16dh8e2a9791a73a&690
解读芦苇
文/沈彩初
我常慨叹芊芊芦苇的亭亭玉立,它在阳光下倩影婆娑,充满了蓬勃的张力,将天工之意糅入生命的神奇。它们象翩跹的舞者,成方连片,远离城市的喧嚣,扎根于贫瘠的土地,守一份清高,用纤细的筋骨摇摆一片又一片微笑,沐雨筛风,宁静落寞,显露出飘逸、自然的原始清纯魅力。
一次下乡路过一片苇塘,随手便采回一把放在了办公室里。没事时,我常常看着这把芦苇,关于苇塘的记忆也便时扣心扉......柔韧,使得芦苇诗情画意,我在芦苇柔韧的背后读出了坚强。芦苇丛中,曾演了无数苍凉悲壮的故事。“荆轲刺秦”,易水之滨的芦花在他身后漫天轻扬;“霸王别姬”,雾茫茫的素缟中,芦花随风轻泣......河边的芦苇,在飘摇中见证了历史的多少悲欢离合?
如果说宁折不弯是一种英雄气概、一种豪迈。那么宁弯不折,我感觉也是一种大智若愚的智慧,一种忍辱负重的勇气。还记得在一本佛书中读过一首诗:“手把秧苗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在很多的时候,我的理解,“弯”是一种全新的追求,一种别样的选择。屈膝,不一定代表胆怯,退让也可能是为了更好的前进。生命的最美丽部分是需要锻炼的,柔韧的人生才能提升更高更大的价值。芦苇这样,人生何不如此?读山阅水,要的就是坚强与柔韧的完美结合。
在人生的漫漫长途中,我们遇到的困难会很多,倘若一味的迎头顶撞,结果往往是头破血流,你的一切抱负都不会实现。解读芦苇,就是让我们学会刚柔相并,做根会思考的芦苇,在逆境中能站稳脚跟,在奋斗的路上能踏破荆棘,为了理想的实现能忍辱负重,这样才能在事业上展翅高翔!
http://s16/middle/4fc0f16dh8e2a91f8883f&690
画蛇添足如下:
◎苇
花
文/沈彩初
推开心窗,我让记忆
落座九月
一片水塘上面
再也看不到天空下
水鸟翅膀拍响远去的风声
童年,在湿地沦陷
如今隔冰的皮肤触摸季节
即使春天到来
老去的芦苇
头顶依然飘着雪
多少次梦中,我在塘边驻足
去寻找携手看鹤的女孩
一袭红衣盛开眼前
那片片往事
便乘苇花轻轻飞扬......
http://s14/middle/4fc0f16dh8e2cc2e5bb7d&690
注:此诗选自2010年《新世界诗刊》第2期51页发表的《掉皮的老墙》(组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