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职场故事健康/保健媒体信任大浪淘沙 |
分类: 健康评论 |
社会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加大,受到疾病的折磨等往往会让人在媒体面前束手无策,人们没有时间,也来不及去思考,被动的接受媒体的信息,对媒体“言听计从”。昨天是“经常打手机易致人得脑瘤”,今天便是“海南香蕉含SARS病毒”,明天就是“喝牛奶会让人致癌”……,消息一出,举国哗然,“一石激起千层浪”,尽管最后都得到澄清,但在手机经销商、海南蕉农以及奶农损失惨重的同时,从某种角度来说,消费者同样也是受害者。像这样“醒目”的报道,媒体今后肯定还会继续主导着人们的视线。
现实中,作为芸芸众生中的糖尿病患者也难免要面对这样或那样的媒体报料。有时是某种运动会加重糖尿病,于是,患者便不再进行积极的锻炼;有时是某种食品具有很强的降糖作用,于是,患者便是疯狂抢购;有时是某种药物会增加并发症的风险,于是,患者便自作主张停用,不敢再服用相关的药物。媒体的每一次报道,尤其是那些“重磅”报道都在牵动患者敏感的神经。
从某种意义上说,媒体的对某些可能对人体有害事物的报道对人类是有益的,它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和更短的时间里引起人们的注意,起到减少真正有害的事物对人类伤害的程度和范围。但是,人们切不可“唯媒体是瞻”。在听到或看到某条与自己相关的消息后,应该首先了解一下消息的来源和其权威性。有些消息可谓是空穴来风。对于患者来说,对消息的最后核实应该是自己的医生和医学权威机构如专业学会、卫生部和国家药品和食品管理局。
因此,在没有权威机构、权威学术机构发布负责任的消息之前,糖尿病患者切不要迷信媒体报道,自行停药。患者应该为自己和自己的病情负责,从自身服药的经验和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让专业医生帮助您权衡服药后的利弊关系,指导您用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无论媒体或某些个别的研究机构怎样报道,“大浪淘沙”,相信好的东西终会经受住历史和实践的考验。
亲爱的糖尿病患者,当您第一次去您信任的医院找医生看病的时候,实际上您已经将自己的生命托付给了他们,将他们视为您生命的保护神。在看到或听到与自己疾病相关的媒体报道后,去找您的医生吧,他们才是帮助您辨别真伪和采取正确行动的最可靠的人。
(文/刘焕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