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石头之迷——贾宝玉本是明代建文帝

(2008-03-08 14:06:35)
标签:

两会

圆明园

复旦

周杰伦

姚明

王治郅

乡村爱情

禽流感

杂谈

 

石头之迷——贾宝玉本是明代建文帝

文/个中滋味

(本文选自《心生活》2007年12月号文化漫谈栏目) 

 

我说贾宝玉的原型不是别人,而是明代建文帝朱允炆,也就是前一段时间有个电视剧《穿越时空的爱恋》中那个喜欢美女神偷小玩子的那个傻乎乎的王孙。

我有一个非常“硬”的佐证。那就是红楼梦小说中的第一道具:石头以及这石头变成的宝玉。

关于这块石头——后变为宝玉——的来历,书上的说明是:“原来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练成高经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只单单剩了一块未用,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谁知此石自经煅炼之后,灵性已通,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

这块石头的气势如此之大,不是曹雪芹这样一个小小人物能够担当。因此,说贾宝玉是曹雪芹,实在牵强。在我看来,所谓“补”或可以理解为“候补”,“天”则是帝制时期最高地位的象征,因此“补天用的石头”可以解释为“候选未来皇帝”的身份。

说这块石头象征朱允炆,却非常合适,因为朱允炆一出生就有“补天”的身份,他是皇家的长孙,按照常例正应该是未来皇帝。

但是,他却有了意外,女娲练成了他却“单单剩了一块未用”,这也可以看作是他未来命运的象征。正是“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 “无才”以至于未能补天,也正是建文帝所痛悔的事情。

红楼梦中第三回,石头兄有这样描写自己的句子:“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我们至此可以顿悟,这还是写朱允炆的,其中提到“于国”,还是指明其帝王身份,虽然自谦“无能”,但是是“天下第一”的无能,隐含“天下第一”身份。

 

而最有趣的证据,是关于那块“宝玉”的故事。

说一个人会“衔玉而生”如同神话,而红楼梦本身并非一个神话小说,而是写实的自传体小说,在这样一个写实的自传性质的书中加这样一个非现实的情节,是一个多少有些奇怪的事情。怎么可能一个人一出生就衔玉呢?

但是,如果我们看看明史,明史中还就有一个这样的故事,当然不是真的“衔玉而生”,但是却极为相似,那就是明宣帝朱瞻基出生的故事。明宣帝是朱允炆的侄子,也就是后来推翻了朱允炆的那个朱棣的孙子,据明史说,在朱瞻基出生的那天,还是燕王的朱棣梦见父亲朱元璋将一个大圭赐给了他,大圭上镌着“传之子孙,永世其昌”八个大字。不需要多么高明的圆梦手法,我们也知道这个梦的意思,大圭就是一块大玉石,象征着皇帝的玉玺,这个梦的意思就是说朱元璋想把皇帝位置给朱棣的子孙,特别是这个刚刚出生的孙子。

注意到没有,这个故事和贾宝玉衔玉出生很相似吧。

但是,也许有人会说,“如果是这样,为什么你说这故事的原型是建文帝,而不说是明宣帝?而且,把贾宝玉的原型说成是明宣帝更有一个说得通的地方——建文帝的祖父就是朱元璋,朱元璋并没有一个活着的兄弟,这和红楼梦中宁、荣两公的存在不一致;而明宣帝的祖父是朱棣,是有兄弟的,而且也是打过很多仗的,这样红楼梦中焦大说他曾经跟随贾宝玉的祖父去打仗也说得通。”

我认为,说贾宝玉的原型是明宣帝,有一个最大的不通,那就是最后的命运。建文帝的命运是“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而明宣帝则好好的做了皇帝。

 

既然明宣帝的命运不象贾宝玉,那么“衔玉而生”的故事对我证明贾宝玉原型有什么用呢?这里我给出一个新的,但是非常说得通的假设,那就是实际上这个“衔玉而生”故事本来是发生在建文帝身上的。也就是说实际上,是朱允炆出生时,他父亲做了那个梦。这很自然,因为作为长孙,朱允炆本来就应该继承大统。他父亲作为太子做这样的梦也很自然。只是在建文帝失败后,朱棣才把这个故事硬说成是发生在他自己的孙子身上,也就是说朱棣说了谎。

那么,是不是朱棣有可能在此说谎呢?说真的,这个假说可能性很大,因为大家都知道,朱棣篡位后大量修改历史记载,把对建文有利的东西删除,把对他自己有利的东西添加上。建文帝如果是“衔玉而生”,则朱棣篡位就说不通,为了让自己的篡位不象篡位,他就需要把这个故事放到自己的孙子身上,这样,仿佛他做皇帝就有了朱元璋的“神圣任命”了。动机明显。所以说,明宣帝故事原本是假,建文故事是真,因朱棣称帝后,真假颠倒,所以宣帝成了“甄宝玉”。而本来是真宝玉的建文帝却变成了“贾宝玉”。

红楼梦中,却也的确有一个“甄宝玉”,据红楼梦中的说法,说这个甄宝玉和贾宝玉性格很相似,也都是俊朗聪明,也都是喜欢和女孩子在一起,唯一的区别是,甄宝玉对仕途经济比贾宝玉要更用心一些。

而历史上记载,明宣帝性格仁厚,的确酷似建文帝。各位读者,这不象一个巧合吧。

再有,朱瞻基出生时,朱元璋本人还活着,如果朱棣真的做了那个梦,我们想想,他敢说出来吗?那不等于公开宣称要造反?而如果是朱允炆的父亲,太子朱标做了这个梦,他就可以明着说出来,因为这是很合理的。红楼梦中,贾宝玉衔玉而生是人人都知道的,因此,显然这个故事的真实主人公是朱允炆。而朱元璋是想把皇位传给朱允炆,也是人所共知的事实。虽然朱棣试图抹杀,也是抹杀不掉的。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红楼梦中的这个著名的对联写的就是宝玉的政坛命运。贾宝玉和甄宝玉真假颠倒,而本来无分做皇帝的朱瞻基做了皇帝,是“无为有”,朱允炆失去皇帝位置,是“有还无”——注意,不是“有为无”而是“有还无”,也就是说朱允炆毕竟还是有过皇帝位置的,只不过后来无有了。

如果贾宝玉的原型是曹雪芹,这个对联如何解释?

 

让我们再看看宝玉的细节。

我说宝玉象征着皇帝玉玺,是有线索的,线索就是玉上的文字。红楼梦中,宝玉的玉上字为“通灵宝玉”,但是加了“注云:莫失莫忘仙寿恒昌”。

让我说一说中国最有名的一个玉玺,秦始皇的玉玺。那上面也是有铭文的,第一个也即著名的和氏璧版本刻文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颜色为青碧色,但于秦始皇当朝的时期丢失于洞庭湖湖底,而八年后有人以同样的材料、同样的形制和同样的刻文所重新仿刻并献回。而在丢和氏璧的同年,还刻了一个蓝田玉版本,刻文为“受天之命,皇帝寿昌”。

明史中,据说是明宣帝出生时,朱棣梦见的那个大圭,上面的字是“传之子孙,永世其昌”。

“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受天之命,皇帝寿昌”、“传之子孙,永世其昌”;这些感觉是否很相似?如果把“仙”改为“皇帝”,“寿永昌”和“寿恒昌”意思完全一致,而字也只有一个“永”换成了同意字“恒”。这说明了什么?说明宝玉是天生应该有皇帝玉玺随身带的人——曹雪芹不会是这样的“宝玉”吧——那简直是笑话了。

 

分析至此,我想,就算胡适俞平伯等诸位红学家联袂出战,估计也不可能战败区区在下了吧。

 

(编辑说明:这是《心生活》杂志连载的一个系列文章里的第三篇,这个系列是对《红楼梦》作者的最新考证。《红楼梦》的作者是明代建文帝朱允炆,更多更详细的证据我们以后在连载中逐步揭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