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云流水五十年,吟风弄月歌三千”,这是一位用半个世纪的光阴坚持歌词创作的庄奴先生一生的写照,历经坎坷,艰辛备尝的庄奴先生,却从来不写自己的痛、自己的难,而是满怀着对生命信念的坚持,留给世界三千多首饱含对生命热爱的词作。
2015年的9月底,还曾在重庆的璧山状元桥偶遇庄奴老先生,老先生还精神奕奕地和我们合唱那首大家熟知的“小城故事”,这位当时已九十四岁高龄的老人,散发着一种自然的温和、谦逊、幽默、从容。
光阴冉冉,世事悠悠,时隔一年,老先生就离我们而去了,曾经的音容笑貌,宛在眼前,近百年岁月的聚散悲欢,历练出了庄奴老先生的那种对生命敬畏、珍重的人生素养,也融入了他留给我们的歌中。
生活中的那些苦乐,需要用一种内心的平和去包容、去改善,把自己的内心世界,活成一座“充满喜和乐”的小城,既像一幅画,又如一首歌,把人生的一场经过,在品读和领悟中,把所有的经历,活成人生的收获,用一种内心的宽阔和温暖,把人生活成甜蜜蜜的笑靥如花。
生活是一种态度,生活是一种伴随,铭刻那些精彩,宽恕那些伤害,善待生命中所有的无奈,这人生路上相逢的故事,点点滴滴都成为了美好。
庄奴老先生曾说:“歌词不能太长、太难,我们是为千千万万普通人写歌,要简单易懂,又要传情达意,要写出他们的心声”,人生有多少苦,他知道;生活有多少痛,他知道;生命里的酸甜苦辣,他一一尝遍过,所以,他懂人生的难与易,他懂普通百姓的悲和喜,于是,他用自己情感里真实流露的词,在跳跃的曲谱上,和许许多多的心灵产生共鸣,他是百姓的知音,他是人生的知音,他是岁月的知音。
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创造者,我们都在用一生的岁月谱写着那首自己生命的歌,也许这条漫长的人生路上早已注定艰辛曲折,那么就更需要每个人怀抱一份对生活的信任与热爱去坚守生命的信念,把人生的一场场经历,活成一次次对心灵的砥砺,那些人生的往事,铭心刻骨也罢,散若云烟也罢,何妨就把那些人生的高高低低起起伏伏谱成一首首生命的歌,高昂处嘹亮,低回处宛转,释怀得失,忘却悲喜,相伴风雨,且行且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