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百大战:一场改变未来搜索形态的持久战

标签:
科技周鸿祎中国大陆百度搜索引擎it |
分类: 【每周精选】 |
http://file_image.inewsweek.cn/fck_upload/2012/10/15/50-1.jpg
插图/阿东
搜索的江湖
和两年前的“3Q”大战不同,360和百度在搜索领域的争夺,也许将是一场改变未来搜索形态的持久战
本刊记者/吴凡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从8月16日奇虎360推出搜索引擎开始,360和百度之间就被认为必有一战。
起初只是一些小动作。使用360安全浏览器的用户发现,网页上搜索栏的默认搜索引擎从原来的谷歌被换成了“360综合搜索(以下简称‘360搜索’)”;在360浏览器访问百度首页,也会被提示“糟糕!百度搜索好像出现了问题……”建议用户切换到360搜索或其他搜索,并且设置了记住选择按钮。
用这样“悄悄的进城,打枪的不要”的方式,倚仗360浏览器庞大的装机量,上线短短几天的360搜索市场份额就达到10%,一举超过搜狗、谷歌和搜搜,成为了中国市场仅次于百度的第二大搜索引擎。
http://file_image.inewsweek.cn/fck_upload/2012/10/15/50-2.jpg
李彦宏。图/CFP
“8·28”夜战
百度打响了这场搜索战斗的第一枪。
8月28日晚9时左右,通过360搜索访问百度知道、百科、贴吧等服务的用户发现,页面被直接强行跳转到了百度首页,涉及的浏览器包含360、IE以及Firefox,而谷歌Chrome浏览器似乎未受影响。360综合搜索所采用的百度产品,包括新闻、图片、MP3和地图等服务,其搜索结果也会被直接跳转至百度首页。
这时,位于北京通惠时代广场的奇虎360办公室,总裁齐向东正带领员工研究对策。
不久之后,360的反制行动开始了。使用360搜索的用户点击来自百度的内容时,显示的页面是当晚6点左右储存的“网页快照”。
资本市场对这一战给出的判断是:先下手为强。百度股价当天上涨近3%,而360股价下跌超过5%。
次日,360继续反击。360网址导航搜索框里所有百度的产品被全部撤掉,新闻搜索改为由360搜索提供,百度百科被换成了互动百科,MP3改成搜狗,谷歌地图则替代了百度地图。
对于这样一场战斗,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评论道:“百度和360今晚的争夺战谁会输?答:用户。”
奇虎360董事长周鸿祎对此的回应则是:“中国有垄断八成的搜索巨头,让用户没有选择,这才是对用户和行业最大伤害。谷歌用户经常因为网络中断而不得不使用它(按:此处指百度),因为用户没有选择,所以搜索巨头可为所欲为任意操纵搜索结果,道德谴责舆论批评对巨头无效,只有竞争打破垄断才会让消费者和行业获益,竞争会改善搜索质量,让用户成为赢家。”
短兵相接之后,双方似乎归于平静,直到9月20日,奇虎360启动独立域名“www.so.com”,只提供“新闻、网页、视频”三个类别的搜索。而目前所有通过360搜索跳转到百度产品的搜索请求,仍会被统一被处理成直接跳转到百度首页+关键词,并在网页最上端会显示“点击这里继续访问您选择的百度知道结果”的链接。
除了8月28日那一场战,资本市场的反应似乎偏向于更加看好360搜索。美国时间8月16日开盘时,奇虎360公司的股价为18.66美元,10月8日收于22.65美元,上涨21.38%;同一时间段百度股价则下跌14.49%,从8月16日开盘时的133.66美元跌至10月8日收盘的114.29美元。
搜索淘金虽然谈起360推出搜索只是“想要打破垄断,让用户有更多的选择”,但周鸿祎的算盘显然不会那么简单。
自2005年创立开始,奇虎360的产品一直打的是免费牌,其自身的盈利模式并不十分明晰,主要依靠导航页广告收入。导航页广告收入主要是面对互联网公司,而搜索引擎可以让360的流量卖给传统企业。
奇虎360最近的一份财报显示,2012年二季度,公司净利润为70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110万美元下滑了36.9%。在这个时候,360尤其需要一个能够确定赚钱的项目。
在如今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几大热点领域中,电子商务还处于烧钱阶段,赚钱遥遥无期;移动互联网刚刚起步,变现为时尚早;即使如火如荼的社交网络,也依然是相对模糊的商业形态,还在苦苦寻找盈利模式当中;只有搜索引擎依靠竞价排名、关键字搜索等形式的广告收入清晰明确,被认为是中国互联网最好的商业模式。
百度就是最好的证明。百度的财报显示,其收入几乎全部来自广告业务。2011年,百度总营收为人民币145.01亿元(人民币,下同),其中144.90亿元都来自在线广告营收。2012年前两个季度,这种局面并没有改变,广告营收占百度营收的总体比例都超过99.9%。
360看中的也许也是这一点。对此,周鸿祎也并不否认。“搜索的商业模式已经非常成熟,只要能够拿下足够的市场份额和流量,搜索的商业化不是问题。”周鸿祎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认同搜索的商业模式的同时,周鸿祎手上还握有拿下足够市场份额和流量的重要武器:导航站和浏览器。根据中国用户的使用习惯,要么在浏览器里直接搜索,要么在浏览器中打开的导航站里搜索,这两种习惯的比例大约是1:1,而360拥有中国用户量最大的导航站和国产浏览器,因此360推出自己的搜索引擎后,很多用户自然就会使用360搜索。
虽然在没有告知用户的情况下切换了浏览器的默认搜索引擎,但是,在浏览器使用自有搜索引擎也是互联网行业的惯例。搜狗浏览器默认的是搜狗搜索,Chrome默认的是谷歌搜索、IE默认的是必应搜索。百度旗下的导航站hao123也默认为百度搜索。
尽管从百度董事长李彦宏本人到市场分析人士,都认为360难以撼动百度在搜索市场的主导地位,但是从行业的角度,搜索领域也许真的需要一位搅局者,激发市场活力。
自从2010年谷歌退出中国大陆、百度确立战国搜索市场绝对的霸主地位之后,这个行业也就逐渐陷入创新停滞的局面。百度贴吧、百度知道、百度百科,这些具有创新性和突破性的产品难觅踪影,取而代之的是搜索到的结果中,越来越多与关键词无关的广告。
如果周鸿祎能够做到承诺的“让推广链接归推广链接,让自然搜索归自然搜索”,360搜索可以给中国的搜索行业带来一缕清新之风的同时,也许还可以让百度感到一些压力,重新找到创新的动力。
谁主未来?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搜索是个好东西。搜索引擎能够简单、有效地满足用户的主动性需求,商业模式清晰可见。而在这场从“遭遇战”转成“持久战”的搜索战争中,谁能引领未来搜索的形态,也许将成为胜负的关键。
以竞价排名为主导的搜索模式,本质是一种广告主导模式。即不顾单个客户的具体需求,推荐相同的信息,而且这一信息是被商业利益明显干预的内容。
尽管拥有巨大的用户量,但由于缺乏像腾讯那样植入终端的产品,百度无法与单个用户建立实质性的关联,只有当用户需要搜索时,搜索引擎才能和用户形成互联,无法获得用户的个人信息和行为偏好,无法针对每个人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只能从宏观上对搜索数据进行挖掘,向不同用户提供以关键字为主导的相同的搜索结果。
而未来的趋势,恰恰应当是从搜索引擎向推荐引擎方面的方向发展,根据单个用户的行为偏好,为用户提供精准的、个人定制化的搜索服务。
在这方面,阿里巴巴在未来也许会成为百度和360们一个潜在的可怕对手。在9月9日的网商大会上,马云明确提出未来阿里巴巴的战略里包含数据业务。作为中国电子商务领域的翘楚,阿里巴巴通过对自身掌握的海量真实的经济行为数据进行分析,为其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推荐服务,将会对纯粹“应召式”搜索引擎构成严重威胁。
也许,未来谁能为用户提供推荐式的搜索服务,谁就有机会在这场战争中获得先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