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长空比翼》

标签:
影评长空比翼娱乐 |
分类: 影评 |
中国的飞行员究竟靠什么赢得空战的胜利?我逐渐解开美国人无法解开的秘密,是从摄制组外景地———安东(现丹东)浪头机场与我军飞行员共同生活开始的。为了塑造好角色,我来到他们身边。当时这些飞行员都毕业于航校,是具有中、高等文化程度的知识分子。虽然是建国后的“文化兵”,但他们保持着我军优良的传统作风,有着很强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家属区就在机场附近,大家庭都自觉地住在集体宿舍。与飞行员朝夕相伴的同机机械师,他们与飞行员的待遇不同:一个吃飞勤灶,一个吃地勤灶;但他们无论谁买东西,牙膏牙刷或是其他物品,总会买同样的两份,大家是一种时时不忘、密切相关的关系。因为他们知道:保证升空,不失战机并取得空战胜利,靠的就是同心同德的密切配合。
为了体验驾驶“08”战机的张雷在空战中的生理感觉和心理状态,我请求坐上“米格”战机到蓝天上去亲身感受。基地的空军领导欣然同意了我的请求,我这个“铁道游击队队长”真的飞上了蓝天。记得当时由师里的领航主任亲自带飞。我一坐上战机,就感到极度的紧张和亢奋。飞机起飞后,领航主任做了难度很大的“上升横滚”俯冲翻跟斗以及“下滑倒转”等空中特技动作,这些动作都是战时的常用动作。飞行中的我当时已记不清飞行动作的不同,只觉着飞机上升时,千斤重的压力向我的头顶和两肩袭来,胳膊动弹不得,脸都拉长了;飞机俯冲时,全身的血液都迅速地涌向头部,心脏提到了嗓子眼儿,呼吸几乎要停止了。这些激烈的飞行动作,就是有好的身体也吃不消。飞行了近40分钟,我们返航了。降落以后,空军领导和摄制组的同志已在停机坪等候我的归来,因耳膜受压,听不清大家的议论,可是内心仍处于紧张和亢奋之中。
两个多月的空军生活,我体会到:飞行员没有大智大勇,没有自我牺牲的精神就上不了天;即使是上了天,也无法战胜敌人。大智大勇和自我牺牲的精神来自于志愿军官兵对祖国、对朝鲜人民的一片赤诚之心。发挥了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强大的威力,这就是志愿军空军第三师在86天中,击落击伤86架(包括性能最先进的F-86美军战机)的重要原因。
《长空比翼》上映后,受到观众的褒奖,这要归功于志愿军空军在朝鲜战场上创造的辉煌战绩,还有为我提供艺术创作条件的人民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