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谁看过这篇博文
加载中…
正文 字体大小:

影评《长空比翼》

(2011-03-06 06:20:33)
标签:

影评

长空比翼

娱乐

分类: 影评

     
     抗美援朝时期,农民出身的志愿军空军飞行员张虎,从航校毕业后来到前线,顺利地通过了试飞。师长和大队长都很满意他的试飞成绩,确定他给大队长当僚机,但张虎却不愿当僚机 ,认为只有当长机直接打下飞机,才算真本事。他首次参加空战,就不听大队长的命令,单机出击,结果被敌机咬住,不能脱身。为使其脱险,大队长的飞机负了伤。不久,在又一次空战中,他用实际行动改正了错误,积极掩护长机打落了敌机。在飞机负伤的情况下,当他发现敌机企图轰炸五号运输大桥时,便毅然驾驶着负伤的飞机冲向敌机,把它击落。为此,他荣获朝鲜政府授予的一级战士荣誉勋章,并被提升为长机。与此同时,他也见到了原以为五年前已经牺牲的、现在志愿军某医院任护士长的爱人杨华。 
 
    主演曹会渠这样回忆当时的拍摄情况----《长空比翼》是一部描述我志愿空军赴朝鲜参战,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团结奋战,英勇打击气焰嚣张、不可一世的美国空中强盗的故事片。在朝鲜战争中,美军的飞行员大多是参加过二次世界大战的“老油条”,飞行时间都在2000小时以上;而我空军则刚刚组建,飞行员是从陆军中挑选来的官兵,他们在艰苦的条件下,平均只飞行了15—22小时,还都没有经历过实战的考验。然而,就是这支年轻的队伍,就是这些年轻的鹰,在朝鲜战场上打破了“美国空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我饰演的张雷,原型是空军战斗英雄张积慧,他曾在空战中击落美军空军“王牌驾驶员”乔治·戴维斯的喷气式战机。被俘的美军老油条不敢相信,击落他们的竟是初出茅庐且不懂“空战规矩”的年轻的志愿军航空兵。  
 
  中国的飞行员究竟靠什么赢得空战的胜利?我逐渐解开美国人无法解开的秘密,是从摄制组外景地———安东(现丹东)浪头机场与我军飞行员共同生活开始的。为了塑造好角色,我来到他们身边。当时这些飞行员都毕业于航校,是具有中、高等文化程度的知识分子。虽然是建国后的“文化兵”,但他们保持着我军优良的传统作风,有着很强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家属区就在机场附近,大家庭都自觉地住在集体宿舍。与飞行员朝夕相伴的同机机械师,他们与飞行员的待遇不同:一个吃飞勤灶,一个吃地勤灶;但他们无论谁买东西,牙膏牙刷或是其他物品,总会买同样的两份,大家是一种时时不忘、密切相关的关系。因为他们知道:保证升空,不失战机并取得空战胜利,靠的就是同心同德的密切配合。  
 
  为了体验驾驶“08”战机的张雷在空战中的生理感觉和心理状态,我请求坐上“米格”战机到蓝天上去亲身感受。基地的空军领导欣然同意了我的请求,我这个“铁道游击队队长”真的飞上了蓝天。记得当时由师里的领航主任亲自带飞。我一坐上战机,就感到极度的紧张和亢奋。飞机起飞后,领航主任做了难度很大的“上升横滚”俯冲翻跟斗以及“下滑倒转”等空中特技动作,这些动作都是战时的常用动作。飞行中的我当时已记不清飞行动作的不同,只觉着飞机上升时,千斤重的压力向我的头顶和两肩袭来,胳膊动弹不得,脸都拉长了;飞机俯冲时,全身的血液都迅速地涌向头部,心脏提到了嗓子眼儿,呼吸几乎要停止了。这些激烈的飞行动作,就是有好的身体也吃不消。飞行了近40分钟,我们返航了。降落以后,空军领导和摄制组的同志已在停机坪等候我的归来,因耳膜受压,听不清大家的议论,可是内心仍处于紧张和亢奋之中。  
 
  两个多月的空军生活,我体会到:飞行员没有大智大勇,没有自我牺牲的精神就上不了天;即使是上了天,也无法战胜敌人。大智大勇和自我牺牲的精神来自于志愿军官兵对祖国、对朝鲜人民的一片赤诚之心。发挥了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强大的威力,这就是志愿军空军第三师在86天中,击落击伤86架(包括性能最先进的F-86美军战机)的重要原因。  
 
  《长空比翼》上映后,受到观众的褒奖,这要归功于志愿军空军在朝鲜战场上创造的辉煌战绩,还有为我提供艺术创作条件的人民空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