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东亚及南方民族mtDNA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下)

(2008-02-16 14:40:39)
标签:

东亚

百越

人类学

遗传

起源

mtdna

文化

分类: 百越民族
三、南方民族mtDNA因子分析
 
东亚及南方民族mtDNA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下)
 
百越系族群 - 红色三角形
泰国人 - 棕色倒三角形
台湾原住民族 - 黄色倒三角形
瑶族 - 蓝色菱形
苗族和布努瑶 - 黑色菱形
孟高棉族群 - 黑色圆形

成分1:数值高(靠右)的族群混杂程度较高,可提取的共性成分越多。
成分2:数值越高(靠上)则族群所在地越靠南方,与南北差异有关。
 
族群代码对照
语言 序号 群体 地点
南岛语 A01 阿美 台东
南岛语 A02 泰雅 中央山脉
南岛语 A03 布农 南投
南岛语 A04 卑南 台东
南岛语 A05 赛夏 苗栗县、新竹县
南岛语 A06 曹人 南投、嘉义、高雄曹语
南岛语 A07 雅美 兰屿岛
傣(未分类) DD 宕傣 上海闵行
傣(未分类) DG 疍家 海南陵水/东南
汉语 HGZ 广州汉族 广东广州
卡岱语Bu-Rong
K01 夜郎 广西那坡
卡岱语Ge-Chi
K02 羿人 贵州毕节
卡岱语Ge-Chi
K03 仡佬-蓝 广西隆林
卡岱语Ge-Chi
K04 拉基 云南马关
卡岱语Ge-Chi
K05 木佬 贵州麻江
卡岱语Ge-Chi
K06 仡佬-红 贵州大方
卡岱语Ge-Chi
K07 仡佬-白 云南麻栗坡
卡岱语yang-biao K08 布央 云南广南
卡岱语yang-biao K09 普标 云南麻栗坡
卡岱语yang-biao K10 仡隆 海南东方市/西
黎语 L1 黎族-杞 海南通什/中南
黎语 L2 黎-加茂 海南保亭/中南
孟语苗语 M01 湖南苗族 湖南吉首/西
孟语苗语 M02 云南苗族 云南文山
孟语布努语 M03 布奴 广西大化
孟语佤德昂语 M04 布朗族 勐海、临沧
孟语佤德昂语 M05 佤族1 临沧
孟语佤德昂语 M06 佤族2 思茅
孟语珀琉语 M07 俫人 广西隆林
孟语珀琉语 M08 布更 云南西畴
孟语东帕劳语 M09 越南东帕劳语 越南中南
孟语越-芒语 M10 京族 越南顺化
壮侗语侗水语 T01 侗族 湖北恩施
壮侗语侗水语 T02 锦家、莫家 贵州荔波
壮侗语侗水语 T03 水族 广西融水
壮侗语侗水语 T04 仫佬 广西罗城
壮侗语侗水语 T05 毛南 广西环江
壮侗语侗水语 T06 广东怀集/西北
壮侗语侗水语 T07 佯偟人 贵州平塘
壮侗语侗水语 T08 五色 广西融水
壮侗语Be-Tai T09 高兰 广西防城港
壮侗语Be-Tai T10 北壮 广西田林
壮侗语Be-Tai T11 南壮 广西崇左上思
壮侗语Be-Tai T12 水傣 云南景洪
壮侗语Be-Tai T13 临高 海南临高/北
壮侗语泰语 T14 泰国人 清迈?
壮侗语泰语 T15 东北泰国人 泰国孔敬
瑶语 Y01 勉(瑶) 广西上思
瑶语 Y02 八排瑶 广东连南/西北
瑶语 Y03 过山瑶 湖南江华/南
瑶语 Y04 田林瑶族 广西田林
瑶语 Y05 富川瑶族 广西富川
瑶语 Y06 防城瑶族 广西防城
瑶语 Y07 勐腊瑶族 云南勐腊
瑶语 Y08 土瑶 广西贺州
瑶语 Y09 金蒙瑶 云南文山麻栗坡

几点说明
1.孟高棉:主要特征是Y-O2a,mt-F*/F1a,其中F1a尤其高。从F*的分布来看,孟高棉好像是在边境偏中国一侧起源的。
 
2.百濮:个人认为所谓的“百濮”实际就是孟高棉在中国境内M系超单倍群高发的分支。百濮的主要特点是M7b*高发。M7b的高发地区包括:贵州广西交界地区:锦家67%、羿人33%、徕人33%、莫家30%、佯偟30%、毛南28%、田林壮28%、梧州瑶26%等;以及相邻的云南文山自治州:普标28%、拉基27%;台湾原住民:赛夏(40%)、泰雅(30%)。以徕人为例,最显著的特点是古亚洲人南支M7b*(33%)及北支C(23%)高发。
 
3.百越、苗瑶和孟高棉的母系遗传特点:
(1)凡是越和苗瑶都常见B4a及少量B4b;
(2)侗水语民族B4a全高发,是比较典型的百越民族;
(3)Be-Tai、卡岱语、泰语的B4a高发或中等,应该是融合了原苗瑶或孟-濮的非典型百越;
(4)境外的孟高棉有比例不等的B4*,境内孟高棉(百濮?)的B4*较少。孟高棉总体而言少见B4a/B4b。但布奴瑶B4a高发,其分类地位也很值得注意。
(5)中国境内的苗瑶可能是较晚形成的,B4a、B5a从高发到中等,但F1a并不多,表明与百越有复杂的混合;
(6)广州汉族(广府人)B4a和F1a都高发,其他单倍群中等或较少,表明在母系遗传上其实是远离汉族群体,应该是粤西百越和粤东已消失的F1*/F1a群体(原孟高棉东支?)相结合的人群。
(7)泰国人F1a高发,而B4a频率不高,实际在母系遗传上仍然是接近孟高棉的人群。另外数据显示东北泰国人未见B5a,这仍是个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四、百越mtDNA主成分分析
 
百越的第一主成分:几乎与百越B4a分布完全一致。似乎在形成早期这个奠基人群已分化为3个有一定差异的亚群。
 

东亚及南方民族mtDNA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下)

 
百越第二主成分:显示了早期粤东一个高F1*群体经江西、福建向华东的移民。

东亚及南方民族mtDNA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下)

 
百越第三主成分:基本与南方民族F1a分布相一致,显示了F1a的分化。
 
东亚及南方民族mtDNA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下)
 
百越第四主成分:显示一个B5a高发群体由湘粤桂交界开始的人口扩张。
 
东亚及南方民族mtDNA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下)
 
第二和第三主成分造就了上海马桥原住民的高F1a基础,使其与孟高棉人群类似而不是其他百越族群。
不过,就百越族群内部比较来看,上海原住民还是很接近的泰国人的,我想那是第四主成分的扩张所形成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