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通灵唯心
通灵唯心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393
  • 关注人气:15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楼史案:山子野(山子张、万季野)

(2008-05-31 09:13:01)
标签:

红楼梦

红楼心史

红学

红学史

明清史

明史馆

文化

分类: 红楼史案

  

    大观园是《红楼梦》中人物活动的主要舞台,也是一个具有复杂象征寓意的载体。它的建造者,当然应该引起研究者的重视。

    在《红楼梦》的人物中,大观园的修建者命名最为诡异,虽然只在十六回出现过,但异文多种。脂批系统中,一般称他“老明公号山子野”,但梦稿、舒序在老字之前,又加了个“胡”,甲辰本则以“名”字代“明”字。程本作“胡老名公号山子野”。
    “山子野”之号,由清朝前期园林建筑世家“山子张”化来,自然有张涟、张然父子的影子,很多研究者也指出这一点。但《红楼梦》命意隐微,一手多牍,此人其实还兼指对《明史》编纂做出最大贡献的万斯同。
    万斯同,字季野,号石园,浙江鄞县人,师承黄宗羲,博通经史,尤精明朝史事。康熙十八年,受监修明史总裁徐元文、叶方蔼之聘,与侄万言北上,以布衣参史局,不署衔,不受俸,无纂修之名而有总裁之实,先后主明史总裁徐元文、张玉书、陈廷敬、王鸿绪家。诸总裁“建纲领,制条例,斟酌去取,议正得失,悉付万斯同典掌”(钱林:《文献征存录》卷一,咸丰八年有嘉树轩刊本)。历二十余年,劳心史事,且聚缙绅讲学。康熙四十一年去世。
    清代文禁森严,这在另一方面令清代文人工于趋避。除谐音会意之外,还有以同韵相代者。壁立万仞的顾炎武,也精于此道——或者替他编刊文集的贤甥玉峰三徐,精于此道,这些人身份有些像《儒林外史》中编纂宋、金、辽史的那个危素,王冕所谓“有诡”气者。如以“虞”、“牧”代“胡”、“虏”,较常见。《亭林诗集》卷二《路舍人家见东武四先历》,以“东”代“隆”,以“先”代“年”。对这些避讳,连明史掌故家谢国桢有时也不知所云,曾以“东武”推测为淮王年号。
    《红楼梦》以“山子野”代“万季野”,第一字两名同韵,第二字两名谐音(其实在有些地区“子”和“季”发音相同),第三字两名则完全相同。“山子野”,音谐“瞎子也”,可指万季野由于编纂明史,积劳成疾,双目失明事。
     说《红楼梦》中有明史公案,这已无需证明。金陵十二钗、姑苏十二戏子,隐指参与《明史》编纂的博学鸿辞之徒,也很容易看出。所谓大观园,兼指明清宫廷、明史馆、明史。蔡元培《石头记》索隐,其所指人物原型,大都是明史馆中人。虽然过于胶着,但绝非毫无影响。
    山石张建园的高峰,正与明史编纂的高潮同时。山石张父子与《明史》编纂者也多有交往。他们在南方给热衷明代历史纂述的钱谦益、吴梅村修过拂水山庄、竹亭别墅,张涟甚至曾嘲笑钱、吴贰仕满清,二人不以为悖。在北京,给曾主持明史编纂的冯铨、王熙修过金鱼台别墅和怡园,为主持博学鸿词考试的冯溥修过万柳堂(亦园)。其中万柳堂其实就是明史编纂者公余聚会的主要场所。至于经山石张修葺的三海西苑,是明清历史的主要舞台,明史馆成员多有赐居苑内者。

   其实建园与修史,也有相通之处。苟能进乎技,皆可合乎道。黄宗羲在《张南垣传》中写张涟建园:

   涟为此技旣久,土石草树咸能识其性情。毎创手之日,乱石如林,或卧或立,涟踌躇四顾,主峰客脊,大礐小磝,皆黙识于心。及役夫受命,涟与客方谈笑,漫应之曰,某树下某石可置某所,目不转视,手不再指,若金在冶,不假斧凿。人以此服其精。

    比较黄某后学全祖望《万贞文先生传》写万斯同修明史:

    诸纂修官以稿至,皆送先生复审。先生问毕,谓侍者曰:取某书某卷某页有某事当补入,取某书某卷某页某事当参校。侍者如言而至,无爽者。《明史稿》五百卷,皆先生手定。

    可谓异曲同工者矣。
   “名公”二字,在古代一般与“钜卿”连用,称呼有名望的官绅,好像比“先生”还庄重。一个建园的手艺人,无论他名气怎样大,不直呼之为“石匠”,就算有窍了,称之为名公,未免名器之滥,更何况还在前面加上个“老”字。而万斯同虽然是布衣,但学高望隆,“自王公以至下士无不呼曰万先生”(全祖望《万贞文先生传》),自处亦崖岸高峻,“先生在史局时,周旋诸贵人间,不肯稍自贬抑,其题刺则曰布衣万斯同,其会坐则摄衣登首席,岸然以宾师自居”(陈康祺《郎潜纪闻初笔》卷十二)。看他的气概排场,称之为老名公,实在当仁不让。
    乾隆初任《明史》总裁的张廷玉(张如圭乎?)《上明史表》曰:“惟旧臣王鸿绪之史稿,经名人三十载之用心,进在彤闱,颁来秘阁,首尾略具,事实颇详。”清代满族人即使是王公,也对皇帝称“奴才”,汉族人一般称“臣”(二月河写历史小说让张廷玉对雍正称“奴才”,是由于无知)。对皇帝将本朝人称之为“名人”,好像没有先例。弘历见此疏,可能也会嘀咕“哪个名人”。张廷玉应该说“经史臣(或史馆诸臣)三十载之用心”才是。但万斯同以明遗民自处,天下皆知,张廷玉若让他向清廷称臣,未免得罪斯文,故为此笼统含糊之说,而《红楼梦》中遂出现“胡老明(名)公”之诡词。
    “明公”二字,一般作第二人称之尊称用,很少见到作第三人称用的时候,这里的“明”字或指万斯同的故乡宁波。宁波明以前称明州,朱元璋称帝,避国号而改。但清人提及宁波风物,仍用古称。黄宗羲《送万季野北上诗》有“四方身价归明水,一代贤奸托布衣”之句(《南雷诗历》)。万斯同《鄮西竹枝词》,有“国史但传四君子,明山尚有五先生”之联。《红楼梦》中的“老明公”或指万季野是宁波来的老先生。
    据惯例,山子野似乎姓“野”,而由“胡老明(名)公”,似乎应姓“胡”。看来不能以常例推论。此名可理解为被胡廷奉为老先生的人,是明朝遗民。这样也符合万斯同身份。
    太平闲人《妙复轩评石头记》十六回回末总评,把“山子野”解释为“三子也”:

    首回命题空空道人改名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此其一;东鲁孔梅溪题曰《风月宝鉴》,此其二;曹雪芹增删纂成题曰《金陵十二钗》,此其三。一隐姓字,二出姓字,皆筹划凤藻宫尚书,起造大观园之人也。特于卷中用“全亏一个胡老明公,号山子野”两句点出三人,乃设为问答之词。若曰筹划此书,起造此园,所赖者何老名公乎?则答之曰三子也。胡,何也,南音“山”“三”不分,“野”音同“也”。看“老名公”三字,作者自许为何如?

   太平闲人之解,亦是一说。但加上脂本“至吴玉峰题曰《红楼梦》”,似乎应该“四子也”才是。不过太平闲人所谓的“设问之句”,令人联想起有关万斯同的一个典故。黄宗羲之子黄百家《万季野墓志铭》:


   监修徐元文在史局中论事,尝曰:“万先生之言如是!”一朝士曰:“万先生何人?”答曰:“季野。”又问:“季野何人?”元文怫然曰:“恶!安有为荐绅而可不识万季野者!”


    封建社会等级森严,读过《儒林外史》的人,一般会领略明清人于功名一毫难以假借的风俗。万斯同不过一布衣诸生,未中举前范进一流人物,胡屠户都不放在眼里的货色,竟被王公钜卿奉为宾师先生,对于一般人,真是奇了怪了。这一是因为万斯同能卓然自立,再就是难得有徐元文这样以道德学问取人者,主持月旦。
    明史第一阶段成果,后人称之为“徐元文明史稿”。元文,玉峰(昆山)人,顾炎武之外甥,昆山三徐中最受顾炎武喜爱,与万斯同谊同金兰。虽然徐氏后人嘲笑“清风不识字”,但满族亲王昭槤还是看出一些信息,《啸亭杂录》指责徐氏兄弟“暗扶明裔”,是能作“红楼梦”者。
   《红楼梦》提及大观园的筹划建造者,用笔高提重按,两次提到山子野,都单独出现。正如明史馆诸贤纂述皆经万季野手订,《红楼梦》大观园十二钗住所,皆由山子野位置。对于《红楼梦》的研究者来说,知道“山子野”是“胡老名公”,比那位朝士想知道“万先生何人”,更有必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