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封面报道 |
■本刊记者/汤涌
上海交通大学的校园,被学生们认为是最安全的校园。同样,在对于个人隐私的保护方面,上海交大也是排名第一。
你可以把它归算在上海整个城市治安情况比较好上。因为在“校园安全满意度排行榜”上,前10名上海的学校占了4名,拥有漂亮女骑警的大连,有3所高校排在前10位。
但城市的治安,并不是让学生对一个大学校园有安全感的全部原因。在任何大学里,保证不出任何治安事件几乎是不可能的:有的学校学风彪悍,爱打群架。有的学校学生学习压力过大,抑郁和自杀事件多发。
校长、院系领导、团委书记和班主任辅导员们最担心的事,莫过于学生出事。传染病、食物中毒、各类人身侵害、自杀,任何一件事情都会使得本校成为新闻的焦点。大学生发生的人事,放到社会上都是大事。
校长、院系领导、团委书记和班主任辅导员们最担心的事,莫过于学生出事。传染病、食物中毒、各类人身侵害、自杀,任何一件事情都会使得本校成为新闻的焦点。大学生发生的人事,放到社会上都是大事。
年轻人还容易激动,学校得防止他们为食堂的昂贵和超市人员服务态度的恶劣而静坐抗议。不能用学位来威胁,这样会越闹越大。
一旦学生出事,麻烦接踵而来:协助警方调查原因,做自我检讨,慰问伤员、安抚死者亲属。全校进行生命教育以防止自杀事件传染,把心理咨询老师都轰到学校广场上坐一天桌子以便学生咨询……
学校在这里扮演着非常奇特的角色,多数校园是一个小小的自治政府:有自己的保卫部门、后勤部门、体育馆、澡堂子,就连邮电所、储蓄所也要对学校有一些额外的责任。
学校必须对学生提供最基本的安全保障,但是如果越权,就将给学生造成新的困扰,比如学生的隐私受到侵害。
许多高校正在采用城市所采用的安全设备——摄像头来覆盖整个校园。过去的花园、树林等场所往往成为不安全的地方,如今保安在中央控制室就能看见这些角落。同时,在那里试图亲热的情侣,也将成为关注焦点,而且千万别以为我们的保安都是一群钢铁意志的硬汉,他们也是肉体凡胎,看了也可能有传播的欲望。去年上海地铁就曾经发生过情侣亲热被安全摄像头偷拍、并且传播上网的事件。
还有一种对隐私的侵害,则是打着道德的旗号——在一所省属“三本”学校里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事,学校决定扫黄,于是班主任、辅导员带着学生骨干冲进各寝室,打开每个人的电脑查验是不是有黄色小电影,如果发现,该同学要写检查。这一政策遭到了大批学生的反抗,因为电脑是个人财产,电脑硬盘上的文件属于个人隐私——大学生都要学法律基础,他们心里很清楚。
对学生隐私的侵害还可能发生在其他几个方面:申请贫困生补助或者助学贷款的时候,学生的家庭收入需要提交。家庭的不愉快经历,上世纪印制的旧式学生登记表格上甚至还保存着这样一个栏目:直系亲属有无被关、押、杀……服刑人员的儿女毫无疑问将在大学里遇到困扰。
大学生的家长经常遇到这种诈骗手段:谎称是班主任,说您的孩子某某生病或者出事故在急救,赶紧汇款到某某账号。有的骗子甚至还事先假装通信商测试信号,让学生关机,使得父母在打自己孩子电话时打不通。
校园网是泄露隐私的一个重要途径,在许多高校的网站上,一些优秀学生或者社团领袖的私人电话和照片都被公之于众,如果遇到一个比较“敬业”的骗子,他可以在向学生家长诈骗时轻松地描绘出这个学生的相貌,增加诈骗得手的可能。
过去家长往往认为最可靠的校园应该实行军事化或者半军事化管理,近几年的高校已经很少执行这些政策,而且从军事化“行走学校”之类所曝出的虐待丑闻来看,那种把青少年关起来让人学好的方式违反人性,何况大学生多数已经是成年人。对许多高校来说,如何在保护学生和不限制学生个人自由,不侵害学生隐私之间求得一个平衡,是管理者难以拿捏的一个问题。
前一篇:师范类学生自我认知堪忧
后一篇:郎咸平:大学生为什么毕业就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