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先睹为快:十年贺岁冯小刚(1)

(2007-12-09 00:07:49)
                        十年贺岁冯小刚
    电影《甲方乙方》是在葛优的煽情中结束的,带着一贯的独特京味儿,葛优缓缓说道:“1997年过去了,我怀念它。”也正是从这一年起,贺岁片撬动了中国院线的票房杠杆。更重要的是,贺岁片,这个源自香港的本来具有喜庆色彩的独特片种成为中国社会生活的晴雨表。


    将冯小刚在过去十年拍摄的贺岁片一字排开,我们不难发现它所富含的深意与价值,悲喜交集的冯氏贺岁片更像是中国十年社会变迁的影像密码,最初的娱乐大众的动机与潜在的商业志向渐次淡去,十年贺岁,十年风雨,中国社会的众生百态浮出水面。


    《甲方乙方》记录了我们终于“可以说不了”的欣喜与尴尬,《没完没了》暗喻了盛世信心背后的无力感,《手机》则直指中国人逐渐泛起的伦理泡沫,宛若一次灵魂深处的叩问,《天下无贼》铺陈了漫画式的英雄气质,至于《大腕》中的荒诞,则是过去十年中国社会不变的主题。


    冯小刚以贺岁为利剑,刺穿的绝不仅是贺岁片喜庆团员的定式。


    2007年就要过去了,这一年,素朴主义和英雄主义的回归以电视剧《士兵突击》为标志,冯小刚则将用贺岁片《集结号》为这一年的这股社会思潮划上一个句号。
                                 
报道一:

                      冯小刚:我把青春献给贺岁

    冯小刚是当之无愧的贺岁王,连他自己都承认这一点。拍第一部贺岁电影《甲方乙方》时,冯小刚39岁。如今,已近知天命之年,他回归贺岁之列,拿出了贺岁巨制《集结号》
                                       ■本刊记者/余楠  特约记者/陈弋弋

    从来没有一个贺岁档像今年这个岁末如此火爆——《命运呼叫转移》、《投名状》、《集结号》、《长江七号》等将近20部影片将扎堆年底至明年年初同观众见面。
    “这么多年来,国内的贺岁片一直就是一个现状,那就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今年不一样,我们‘老虎’来了!”这是导演王光利日前在上海宣传自己的贺岁电影《棒子·老虎·鸡》时面对众多媒体发表的一番“醋劲十足”的言辞。尽管心有不甘,但即便王光利本人也无法否认:贺岁十年一路至今,真要论资排辈,大王只有一个——近年来的国产贺岁市场几乎是那一个人的天下。此人不是别人,还是那位冯小刚。
    从1995年拍摄第一部电影《永失我爱》算起,冯小刚到目前11年里一共拍摄了10部电影,在国内导演之中,这个工作量相当高产。抛开《集结号》不谈,冯小刚已经上映过的电影累计投资2.1亿元,这9部影片的票房总收入是4.5亿元,平均每部影片的票房近5000万元。如果算上DVD音像制品和电影频道累计的3000万版权费,还有1.5亿元的广告合约金来说,冯小刚的商业价值在国内导演之中,绝对数一数二。“仅就商业成绩来看,说我是商业电影导演似乎是高抬了我,但要把我归为具有个人风格的电影导演,票房又高了点,通常这类导演是以陪钱为己任的,而我的影片起码是不赔钱的。”冯小刚曾经这样意味深长地面对自己的成绩。
    冯小刚的风格一直在变,从《永失我爱》的十足文艺气到《甲方乙方》假定性极强的调侃,从《不见不散》、《没完没了》的轻松温馨的浪漫想象到《一声叹息》悲凉严肃的现实主义,从《大腕》的悲情环境喜剧化到《手机》的喜剧题材悲情化,从《天下无贼》中国式当代盗匪类型片尝试到《夜宴》古典宫廷影像造型探索,再到今天《集结号》悲天悯人的反战情怀,冯小刚一直在尝试着从市民喜剧到历史悲剧的炫目转身,还有一个电影导演个人情怀的不断延展和嬗变。
    “这么些年过来,我自认为拍摄的都是大众电影,但我的电影从来没有被认为是中国电影的主流,我被认为是个异数”,冯小刚一直将自己视为“中国电影殿外之人”,作为行业标准的金鸡奖至今与他无缘。名份于他,是一件遥远的事情。  “一个不入流的异数却赢得了主流观众的接受、认同和包容。所以我设想在我离开  这个行业的时候,能够得到这样一个中肯的归类,冯小刚是一个不三不四非驴非马的四不像,但透过他的影片可以看到20世纪末到本世纪初中国变革社会的缩影。”
    关于名分,有另一个故事:福建作家杨金远在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的《百姓故事》里看到这样一件真事:一个在战争中幸存的老战士,一心要为牺牲的战友找到遗骸,以此证明他们不是失踪而是烈士。
    后来这个故事化作了杨金远的一篇小说《官司》,张国立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读到了这篇小说,后来他把小说拿到了冯小刚面前。再后来,这小说化作了一部电影,它的名字叫做《集结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