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投资故事:家有央行

(2009-01-07 09:10:07)
标签:

财经

小弟

账户

账目

坏账

分类: 财智
你看,工行建行上市前那么多坏账,国家都会拿纳税人的钱来冲销。你既然是咱家的中央银行,起码也要先搭救我嘛。”

南都周刊编辑:宋爽 文|朱得培


http://nbweekly.oeeee.com/UserFiles/fckfiles/2009/01/04/a6af82d9549c498bbd106e7788f4ee13.jpg



事败
  随着自由经济从2007年底开始一系列的溃败,小弟也每况愈下。

  当事实的强棒尚可还击飘忽不定的蝴蝶球时,虽然老婆大人(以下简称为老大)屡次想插手家中财政,但小弟作为家中投资泰斗、股海舵手,曾凭借剽悍的业绩,有力地为“大市场小政府”加注了惊叹号。

  市场不是总有效的,山大王也有跑到平阳才发现不对劲的时候。各市场风声鹤唳,尤其这半年来,让小弟威风扫地,可谓“人面不知何处去”。

  实不相瞒,小弟已经连续数月把私房钱转移到投资账户上,免得被老大发现账目严重缩水。虽然没有到“负翁”的地步,但这个心病让小弟不得不收紧自己的日常开支,投资起来束手束脚、患得患失,更是频繁受挫。

  唉,这么说吧,我家的财政是相对独立,在基础开销这一块,婚后也是各自为政。两年前小弟看准时机,说服老大将储蓄账户调整为投资账户,纳入小弟的管理体系。此后基本就是暗箱操作,赚多赚少都在这个投资账户里——大市好,报平安即可。

  市场一变脸,纵然十八般武艺都祭出,但总有挨到鬼头刀的时候。9月出差之际,小弟一不留神在某个重仓的权证上巨亏,随后又在澳元反弹时贪一时之欢,未及时平仓被深套??雪上加霜,只好拆东墙补西墙。

  见我不再张口闭口谈业绩,老大开始旁敲侧击。“你不是说那个股票资质很好吗,最近如何呢?”要不就是“那只你在赚钱的基金分红没”听得 小弟直冒汗,这年头都是比亏大还是亏小,赚你个头啊。

  如雷曼事败,世上无不漏风之墙。若你春风得意,人人唯马首是瞻;若你身败名裂,人人落井下石。小弟的窘迫渐渐被老大察觉。

  一日,和老大逛街,刚下楼,就遇到某个快递员。由于小弟常在网上搜罗各种gadgets,和快递混得烂熟。“X先生,最近很少你的快件,是不是我们服务做得不到位?”小弟随口哼哼哈哈几句??拜托,连手机半年都没更新换代,我哭啊。

夺权
  这次小弟依旧啥都没买,帮老大拎着几个袋子归来。虽然恼火,想想不装也罢,确实没心情买东西。到家后,老大突然莞尔:“你是不是资金链紧张啊?”

  如此专业的词汇,实在闪了小弟的腰。没想好怎么敷衍,气先短了三口。见状,老大不依不饶,撒娇道:“金融海啸,怎么能让老公独挡呢??(以下省略废话若干。)”

  “当你把目光放在短时的涨跌上,你所关注的实际上是你投资的波动,而非实际收益。”小弟引经据典,努力想守住最后的尊严。

  但随着老大清晰地说出投资账户的数字,小弟见大势已去,只好乖乖就范。监管一事重上议程。

  正如投行的命运不是破产就是从良,既然老大想当央行,何不顺其意?于是游说之:“你看,工行建行上市前那么多坏账,国家都会拿纳税人的钱来冲销。你既然是咱家的中央银行,起码也要先搭救我嘛。”

  这次得到的回答好简单——“想得美”。

  我家央行正色道,虽然暂时不清理旧账,但也不会轻易注资,将呆账死账一笔勾销。而且,小弟可怜的投资账户的最后阵地,反而成为了绊脚石。

  原因是,老大要重新分隔账户,除了日常支出项,储蓄和投资账户分离。而小弟我得继续将投资账户充实起来,每个财年的4季度都要提交报告。更有趣的是,每年结束前,老大要与小弟比较储蓄和投资账户的绝对数量——问题是,只要不失业,储蓄的增长是必然的,但投资则未必。就算有机会,深套的无法止损,哪有余地来投机。

  见小弟愁眉苦脸,老大安慰:“可以从我这里借入资金,暂免利息。不过必须按时归还本金,赚的钱进你账户,亏了你可要想办法补足。”
无路可退,小弟就签城下之盟咯。

盘活
  以前小弟总是在老大面前吹嘘这个基金又赚了多少,那个股票又赚了多少。其实具体账目呢,并不清楚。因为小弟大宗消费的钱,经常是从赚到的钱里面流出,也就是悄悄从投资账户里支出。这样,哪怕是赚多亏少,投资账户的增速也无法稳定。就更别提2008年以来的几次大溃败了。

  现在投资与储蓄独立分来,投资账户有很大的盈利压力。小弟一想到老大的坏笑就犯嘀咕,效果,还说不清是好是坏。

  哪管那么多,有了央行出手救市,至少资金可以暂时盘活。

  虽然股市依旧不明朗,但进入冬季的汇市波动剧烈,不乏大量短线机会。小弟再三掂量,终于在欧元看涨期权上又捞回点本。同时,A股进入了比较大的超跌反弹期,小弟迅速在题材股和中小板上追到些尾巴上的肉。

  得知小弟有斩获,这下我家央行可得意,认为她的功劳挺大。“央行救市,关键是救什么?”老大眼波流动。

  见小弟没吭声,便笑盈盈答道:“信心!”

  切,只是巧合罢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