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中国虎
近两年的畅销书市场,畜牲满街跑。从《狼图腾》到《藏獒》以及形形色色的跟风作品,几乎把书店变成动物园了。2007年《当代》杂志发表的两部长篇小说,一名《刺猬歌》,一名《中国虎》,似乎是这个风潮的表现——当然《刺猬歌》的作者是深沉的张炜,它也不是动物小说。
尽管如此,我还要推荐《中国虎》这部作品。一部深刻的作品,是指它内部的意义深刻,一部广阔的作品则是外延的意义广阔。《中国虎》属于后者,它也许不是文学研究的典范,却是文化研究的目标。
一只老虎快死了,一伙人拼了命不让它死;两只老虎发情了,一伙人热情洋溢地给它们当媒婆。《中国虎》几乎拥有一切“可读性”的要素:几乎不可完成的任务、一波三折充满巧合的过程、围绕着虎的人与人的微妙关系。看这部小说简直就像是在看好莱坞大片,这样的小说是标准的造梦机器,同时能够让中国所有的商业电影导演汗颜:花那么多民脂民膏拍出来的大片,悲剧正剧古装剧最后都拍成喜剧了,结果还不如人家在电脑上打字引人入胜呢。
假如好莱坞的手法是一个范本,中国的大片只学会了像好莱坞一样花钱,没学会像好莱坞一样讲故事,而《中国虎》在讲故事上恰恰显示了好莱坞电影的精髓。别说好莱坞俗,就那种俗法中国电影没学会。
在另一个层面上说,《中国虎》这部好看的动物小说有可能成为动物小说的终结者。经历了《狼图腾》和《藏獒》的异域情调,动物小说在《中国虎》中的不同之处是,它在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上有独到的视角。人的残酷导致动物在肉体上灭绝,人的善良则让动物在本质上灭绝了,因为受到人类爱的动物将变得不像动物。它们丧失野性,弄巧卖乖,比灭绝更加让人悲伤。这个矛盾杰克-伦敦曾经接触过,但《中国虎》表现得则更有意识、更深邃。
和《中国虎》一样,当下中国的动物小说都和环保有关,都在思索人的善恶。环保并不复杂,却有迫切性,善恶也不深奥,只是经常被遗忘。希望动物小说能提醒人们简单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