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1年4月11日

(2011-05-23 17:40:08)
标签:

杂谈

分类: 技术

四月去了趟北京,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拜会传说中的w老大及其他几位仰慕已久的球友。

见到w是在练习场,能当面被指点,我当然求之不得。w的眼光之毒,体现为透过表象看本质。同样是观察挥杆,一般人只看胳膊是不是直,头有没有动,挥杆平面Outside-In之类的,然后再来一句脚跟抬起太早,就把人给唬得一愣一愣的。w好像从来不提这些。他让我随意打了几个球,也不说问题在哪儿,让我做了几个看似无关的动作。

先是双手同时抛球,体会左侧身体的反应;然后让我一手按着头顶,一手放平承重,体会双手的协作;再就让我盯着远处一个目标走过去,还有原地纵跳摸高,体会身体重心等等……这就是他一贯倡导的诱导训练方法吧,先体验、积累本体感觉,然后点破,受训者通过“内隐”的方式习得技术。

 

不过我也发现,w说话很简洁,因此显得每句话都大有玄机,对受训人员的运动智慧可是一个考验:)我觉得只体会了80%的内容,有些意思还似懂非懂,不过已经足以帮助我解决几个困扰已久的技术问题,例如:

  • 握杆时双手协作的问题,也就是怎么让双手一块儿使劲;
  • 站姿的问题,重心的位置,髋的作用
  • 左侧身体响应的问题,下杆时左腿下压但是拉不起来,显得很多余的一个动作;
  • 上杆靠外侧的问题,如果是格斗的话,胳膊举起来,拳头根本打不出去

体会技术相对还容易一点,能力方面的问题就非一日之功了。w指出我的下盘比较弱,无法有效地带动上肢。他给我看了专业的肱四头肌,对比我的明显粗大很多,他建议我有必要去练练体能,否则将来膝盖容易受伤。至于怎么找合适的体能教练,他的意思是,你就跟教练讲,按标枪或铁饼项目的体能要求去练就行了——高球就是一个投掷项目!另外还可以考虑练练拳击格斗之类的。

还有一个事情很有意思,当时w看到弟子L走过来,说哟嗬,现在走路的姿态都不一样了。我赶紧问怎么回事,他让我也走上几步,说一看我就是用小腿在走路,而L学会了髋部用力。之后的一段日子里,我一直留意什么是用髋部走路,后来有天在健身房累得不行脚都抬不起来的时候看到Rory Mclroy那个标志性的一耸一耸的走路的样子,我想这大概就是用髋部走路吧:)

 

当天我还见到了宣哥、Pigger、yw等人;虽然素未谋面,感觉却很亲切。巧的是宣哥还是我之前供职过的一家公司的前辈,他的夫人即将临盆,练球的时间少了很多,但看上去手上功夫大有长进,速度很快。。yw最近坚持体能训练,明显比照片上壮实很多,他笑称练体能比跟着w练技术管用多了,距离又增长了不少。当时他和w还忙着筹备一个很有意思的和打球有关的项目,一旦搞好了,势必能让鞭打训练体系大放光芒。对于这些有理想有能力的人,只有佩服。

 

在北京的时候我还特地去北湖看了老詹练球。温文尔雅的一个人,他让助手拍下了我的挥杆,谈了自己对挥杆技术的看法,虽然有些观点我并不认同,但是很惊讶地发现,他根本不像博客上表现得那么纠结,很多想法其实是很很坚定很深入的。另外老詹的身体条件也确实很好,不愧是练过标枪运动,这一点在隔日的宝兴下场中也体现得很明显;平均开球距离比我远上30-50码。

老詹要求自己在外观上能够做到教科书式的挥杆,事实上他也基本做到了,但是下杆和释放的效果却不总是很好。我觉得他在训练方法方面还是可以考虑一下w的意见,例如一些诱导训练方法和任务意识的要求,可能对于改善挥杆的物理过程会有一些好处。

 

宝兴那场球,我打得很纠结,主要是因为之前体会到的身体左侧的问题还没形成能力,屡屡打厚,直接导致了三四次下水。另外我的距离劣势也表现得一览无余。身体能力的问题,一时半会儿不可能解决。所以顿时意兴阑珊,在北京只打了一场球就回来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2011年1月14日
后一篇:重装上阵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