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体会“追”球

(2009-06-07 04:54:25)
标签:

高尔夫

体育

分类: 技术

观察巡回赛球员的正面挥杆视频,能发现杆头在触球之后轨迹很低,弧度很宽,看上去就是贴着地面走一段。这个动作可以让触球更扎实;据说杆头对球在目标方向上作用时间更久,球也就飞得越直。。。这是我理解的SNAP的概念,是释放杆头时努力想模仿的一个环节。

试过一些方法,比如有TIPS说,想象球前方一英尺处还有一个球,手臂尽量向目标方向送,让杆头去击打第二个球。小窍门还是偶尔见效的,尤其是Driver,但是不容易保持,翻腕过程中杆头就起飞了,要贴着地面走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始终感觉这个路子还不够自然,不利于养成习惯。

 

前两周看博客,周易先生介绍延迟释放(LAG):击球瞬间杆头滞后于左臂,触球之后以手腕为支点,杆头加速旋转,以平缓的轨迹通过击球区域;达到“追”球的目的。

看完之后若有所思,这样的做法,在Wedge上是用过的,可以对付一些不太理想的球位,可以停球,但是运用到正常挥杆。。。我原来以为是只用来做Fade球路的!

 

最近我把练习场的会员卡升级成Grass Member,也就是说可以在草皮上练球了。打过草皮练习场的都知道,比起练习垫,被啃出一道一道打痕的草皮的状况复杂多了。我在练习垫上打得嗖嗖的,但是刚到草皮上的时候,要么打薄,震得手痛,要么打厚,距离出不来。饱受摧残了半个小时才想起延迟释放的做法来了,从Wedge上获得的经验告诉我,在球位不平整时,一个滞后的杆头,更陡峭的入射角,是可以改善触球效果的。

于是,效果就出来了,那种扎实的触感,然后刮起一片草屑的效果,正是我想要的。不过还不稳定,至少有几个配套的要点是我正在试图注意的:

宁愿牺牲上杆幅度保证左臂伸直,这不但是准确触球的保障,也是产生杆头速度的前提;

转体的要点是左脚蹬伸,才不会打厚;

在“延迟”这个问题上,感觉还是用下拉的方式比较舒服,保持节奏;

另外我感觉延迟释放的关键是让杆头尽快追上手,这有赖于右手的作用。我现在要求自己把注意力放在球的前方、杆头扫过的那片区域。球有没有SNAP住,就全看这一段了。

 

如此练习了几趟,今天下午跑去打了9个洞,发现触球、距离和弹道都有改善。但是苦于还不稳定,好球坏球之间效果相差甚远;遇到障碍多的果岭,还真是不知道该怎么制定策略了。好在希望已经有了,收获应该不远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