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再进一步

(2008-10-21 04:01:59)
标签:

杂谈

去年10月14日,我第一次破百,今年5月1日,我打进了80。之后的四五个月,一直在90出头徘徊,直到上个月再次打进90。之后的五六场球,就基本稳定在88、89杆左右了,其中还包含了很多低级失误,如果短杆能再好一点,相信还会有一个大的提高。

 

短杆包括了切杆和推杆。在球友眼里,我其实还是比较擅长切球的,一切进洞屡见不鲜。但我也经常手软犯低级错误,一方面是心理问题,另一方面还是对一些客观因素,比如站位坡度啊,地面的硬度,草的高度啊等等考虑不周,在球的Lie不是很理想的时候,这些因素对切杆的影响比对中长铁杆的影响要大很多。还是要多摸索,力求在练习的时候认真对待每一次切球,把要点都考虑到,逐渐形成好的击球习惯。

 

推杆是练得比较少的,主要是原来觉得推杆比较简单。一场球下来平均推杆数都在33~37杆之间,状态好的时候能达到31杆左右。但其中经常有很多近在咫尺的球推不进去,痛失抓鸟拿帕的大好局面。痛定思痛后,决心多加练习,要把平均推杆数降到32左右,对成绩将会是一个很好的提高。

反复摸索后觉得距离控制还是最重要的,距离比方向重要,对业余选手来说就是这样。这一点也适用于切杆。当然稳定控制距离的前提是:动作稳定,节奏一致。另外我把推杆从右手主导改成了左手主导,因为右手比较强势,容易push或者pull;用左手手背向目标方向推,效果似乎好一些。

 

最近还调整了挥杆动作。为了把球打得更远,我一直在摸索适合自己的发力顺序,在胯先发力和先转肩之间犹豫不决,过去一年多里绕了一个大圈。最近一段时间是转胯发力在先,距离是提高了,但是稳定性还是有所欠佳,稍不注意胯会顶到左外侧去,动作显得很拖沓;在不平整的站位时,还容易失去平衡。

这一周苦苦揣摩别人挥杆,有了一些新的心得。胯先发力是对的,但是胯只能动一点点,要在完成转肩之后(这样也容易做到“Eyes on ball” ),胯再全部跟上——说起来慢,实际上是在瞬间完成的,个中顺序着实微妙;如果能够流畅地衔接起来,就会给人以身体各部分很协调很同步的感觉。

记得再关注一下挥杆平面、手腕释放的时机、充分舒展手臂、收杆姿势,就可以经常打出小左曲了。

为了强化这个顺序,最近击球都不怎么发力,尽量使用轻松的节奏,效果不错。

 

领悟经常有,但谁知道是不是就对呢。以前的高球日记,现在看来也是谬误随处可见,甚至颇能让人笑掉大牙。但在当时,却着实是作为心得高高兴兴写下来的。高球之螺旋式上升,此为一也。

 

昨天去了一个新球场检验效果,Reading,Par 71,古木参天的老球场。成绩是81杆,7个Par, 1个Birdie,1个+2,9个+1,总计+10,一下子比平均成绩提高了7杆。我现在的差点是15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SAGA差点系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