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痛经”,每年都有那么几天欲生欲死
(2013-11-25 11:20:49)分类: 视觉(清晰点) |
央视《经济半小时》报道,某快递公司配送员面对电视镜头感叹:明年再也不想参加这种大活动,搞怕了。
面对全国最核心的商品流通领域环节,物流无疑是火炉上热烤的龙虾,虽然顺丰晒福利说快递员月入过万,可它毕竟代表着小部分80%靠劳力,20%靠智力的运输群体,普遍依然没能力解决掉每年双十一那几天的“痛经”问题。
顺丰在某种程度上算孤家寡人,虽然它举着中国快递行业鼎盛时期的一张活招牌,消费者依然不能接受因基础设施带来的包裹堵塞,很显然作为物流终端的体验者快递速度之痛是一大心病,直接影响了互联网经济投资的坚韧与信心。
这痛,连马云的“菜鸟物流”短时间是无法解决的,根本性问题是双十一是短暂的高峰,而物流的基础建设是长期的投入,在商言商这种投资在资本和行业层面落实到行动上都会显得保守,很明显是一个供应失衡的问题;需要一定时间来激发市场的规模和需求,这可能要3年5年。
从商业角度考虑,菜鸟在目前不失为一个比较靠谱的解决方案,用一套联通全国物流网络的系统,整合各家区域的物流资源,看起来很美好,问题是势利的物流快递公司不可能那么顺摊的接受这种招安方式,这等于是把自己财路绑在了别人裤腰带上,所以马云会选择用双十一这种大影响力的活动来利诱,实现一点点的渗透。
消费者怎么办?其实也不用忍着,该怎么样怎么样感觉那家好用那家,这个还只是行业性问题,不至于要命。
后一篇:《商业价值》剖析:新购物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