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是一种生活态度

(2015-06-15 11:42:53)
标签:

生活美学课

分类: 同学分享

http://s10/mw690/001svbdqzy6T5111nrra9&690
【子雨,2015/6/14】
 

舍友热衷于选课,她会从全校所有院系的茫茫课程介绍里面找出最有意思的课,她的大学生活真是非常丰富多彩。这门课是她在大二上学期的时候发现的,开课院系和课程名字开始没有引起我注意,直到她把这课简称为“插花课”,才勾起了一个超级爱花的我的浓厚兴趣。课程安排非常丰富,有实践,有讲座,更多的时间是大家在温馨的氛围里体验生活的美好,为了保证课程质量,课程容量非常小。无论从哪一方面,这门课程都深深地吸引了我。我从大二开始选这门课到现在,在大四的最后一个学期终于幸运地选上了它,算是给我本科的生涯一个美好的句点,感谢老师,感谢这门课!

 

课程第一天是在一个明媚的春日,三三两两的女生在教室里安静的坐着,老师来到教室,放了舒缓的音乐,还贴心地在教室里喷了几下香水。整个教室瞬间进入了一种宁静舒心的氛围,感觉真是好极了。老师分享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完全看不出来老师已经毕业这么多年了,原来优雅的生活方式真是能改变一个人的年龄呢。作为一个和老师一样的工科生出身的女生,老师讲的很多话都让我感触极深。机械系是一个出名的“光头系”,全系也就不到10个女生,长期混在男生堆里让我也逐渐变得和他们一样大大咧咧。虽然很羡慕其他院系(尤其是文科院系)的女生精心打扮的美貌和悠闲精致的生活品味,但是繁重的学业压力和周围环境常常把我仅有的小女生心思一点点磨灭掉。直到上了这门课,在老师的鼓励和耳濡目染下,我开始学会享受生活,慢慢把自己“粗糙”的生活变得精致,偶尔小小地打扮一下自己,不为别人,只为了让自己开心。原来,美好是一种生活态度。

 

从插花到踏青,从茶文化的讲座到化妆,这门课尽可能地从各种方面给我们展示了生活的美学。还记得最开始上完课,拿着一捧鲜花回到宿舍,路上吸引了好多人的目光,眼里都是羡慕,这种感觉让我从心底感到开心。在最后一节插花课上,老师讲了平时她怎么在生活中用鲜花提升生活品味,她说:“买这样几支花并不需要多少钱,但是能够放好久,有它们的陪伴心情就会特别好,是非常值得的。”就在那节课之后的第二天,我在外面逛街,晚上回来看到有阿姨背着满满一背篓的鲜花在路边叫卖,每束10元,好多人在那里挑选。如果是以前,我最多只会多看两眼,实用主义的我绝对不会考虑花钱去买,但是在那天,脑海里突然想到老师课上的话,我便毫不犹豫地走过去买了两束花。直到那天结束,我都觉得这两束花让一天都变美好了。宿舍的每个人都对我桌上的鲜花表示了赞叹,我开始鼓励大家,其实仅仅只要几支花,甚至是树枝,都会让心情不一样。每过两周我都会买花回宿舍,当我在洗漱间给花换水和修剪枝条的时候,都会收获陌生人友善的赞扬。当我告诉她们这些花是我自己买的,并不是别人送的,同时也会鼓励她们也这样做。后来我甚至在洗漱间碰到了那些受到我的影响真的买了花回来装点生活的人,我由衷地感到高兴。

 

大学四年就要结束了,在最后的半年我终于开始改善我的生活品质,其实也并不晚。这种追求美,享受美的心态会让人一直保持年轻。内在的平和心境让我学会慢下来,欣赏生活的美丽。正好,在大学的最后一学期我的自行车坏了,想到最后一学期也没有什么专业课程会让人匆忙,所有我干脆整个一学期就采用步行的方式去各种地方了。我每天独自听着音乐走在校园熟悉又陌生的小路上,慢慢欣赏路边的风景,这半年,我记住了每条路上的每棵树开花的时间,在草丛里发现好多我曾经忽视的可爱小花,还遇到了各种各样向我问路的游人。我仿佛又回到了小时候走路去上学的日子,那时候对路边的一切都感到好奇,摘野花,捉小虫,日子过得无忧无虑。这种和大自然的亲近给了我无穷的乐趣和面对繁重课业的勇气,这一切都源于这门课,源于老师在课上传递的那种态度和心境。

 

最后,我要再次感谢老师对这门课的精心准备和付出。作为一名新闻学院的老师,数十年坚持开这门课,不为了任何学术成果,只是为了给大家传递美的生活态度,教会大家享受生活,在这样的时代清华有这种老师让我好生感动。感恩刘老师!

 

http://s16/mw690/001svbdqzy6T516Vi59bf&690

这学期宿舍窗台种的花,最右边是的薄荷和金鱼草的种子发的芽,拍照的时候才开学,现在已经长得郁郁葱葱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