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漢禮堂国醫-泉榽魯先生
漢禮堂国醫-泉榽魯先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5,392
  • 关注人气:28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打遍天下无敌手

(2015-12-10 22:33:49)
标签:

转载

分类: 国术健身运动
中华传统武术,民间高人多呀。
原文地址:打遍天下无敌手作者:闲情偶记
[转载]打遍天下无敌手 
    “东乡出了个章胜有,打遍天下无敌手”。 这是清末年间,流传在老桐城县东乡的一句民谣。

章胜有是何许人也?出古镇汤家沟沿大新圩埂过九儿潭渡,在庙前圩与裕丰圩的交界处,一个小村庄叫章家墩子,这里就有章胜有的家门。这章胜有中等个,不胖不瘦。平素总爱戴一顶破草帽,腰间扎一条老布大手巾,一副地地道道的当地农夫打扮。别看他其貌不扬,却有一身好武艺。原来在大清王朝后期,“老佛爷” 当政,朝廷腐败,洋人入侵,民间匪盗横行。东乡自古便有习武之风,百姓们信奉练武保家防身。于是,村村设坛,庄庄教打,各家各姓教师(武术师傅)吃香走红。章胜有生在武术之乡,从小耳濡目染,自幼爱上了武术。他先后拜了十多个师傅,到了二十岁左右,东乡武术的基本套路尽入囊中。徒手拳像“通臂”。“ 小五步”·“ 狮子回” 等,打得人人叫好,个个喝彩。器械如单刀·铁尺·棍术,还有板凳花,耍得寒光闪闪,虎虎生风,端的是人莫敢入,水泼不进。章胜有从小班辈中脱颖而出,在东乡小有名气,便自恃武艺超群,算得东乡一条好汉,渐渐陶醉于“打不过东乡” 的飘然感觉之中。

 

暗访

          话说有个山东武术教师(教头)到上江游学。此人生得人高马大,膀阔腰圆,是个典型的山东大汉。人不知其名,就称之为“老侉子”。 一日,这老侉子来到汤沟地界,从街谈巷议中打听得章胜有武功十分了得,便有意想会会他。几经辗转,老侉子终于找到了章家墩子,摸清了章胜有的住所:三间茅屋,门前一棵大槐树。这天恰好章胜有外出不在家,老侉子在章胜有房前宅后转了几圏,沒有发现什么特别之处。心想,这个习武之人,屋外没有练武设施,室内不见刀枪棍棒之类器械,难道只是空手习武?正纳闷间,他看到树荫底下有个石地宕,感到很好奇。老侉子指着石地宕问旁边的一位妇女:“姑娘,这东西作什么用?”那女人见他是外乡人,便信口答道:“这是章胜有练功用的。他每天晚上练一次,独手拎起地宕在屋前屋后走三圈,末了还举在头顶拿一个‘棉花’ 才轻轻放下。”“呵,是这样。”那女人走后,老侉子偷偷用手一试,“乖乖,这傢伙沉的,足足有三百斤。”他先用双手抱住,在屋前稻场走了几个来回。又用单手紧抓地宕口边沿,也能拎起尺把高。但用尽吃奶的力气,怎么也举不上头顶,别说再拿几个棉花了。老侉子心想;这章胜有何其了得!简直是力举千钧。难道他是霸王再世,恨天无柄恨地无环了?怎么办?三十六计,走为上吧。看看天,已是红日西坠。老侉子偷偷溜出村,顺着河沿来到一座小桥边,准备过河到汤沟去歇宿。

 

偷袭

这桥其实也算不得是桥,被称作“小挑” 子, 洲圩地区彼彼皆是。二丈来宽的河面,中间用木桩扎个十字交叉架,两头用粗毛竹一担,人就能通行了。若有船临近,只需将毛竹挑起,大小船便能顺畅而过。

老侉子上了挑,只见小挑中间靠木桩的地方已有一个人。此人手扶木桩,上身前倾,只屁股留在小挑上。旁边挂着个狗屎掩子,是个捞狗粪的。老侉子走近这人,正待侧身过去。说时迟那时快,这人突然一转身,朝老侉子腋下猛击一掌,“叭”, 老侉子应声落水。河水有丈把深,老侉子身高体重,入水后无影无踪,连水泡也不泛一个。捞狗粪的急了,一个猛子扎到水里。十几分钟后,两人同时从水里钻出来,互相扶着爬上了岸。

“好汉,多有得罪!”

“哪里哪里。请问您是章胜有吗?”

“嘿!我是章胜有的徒弟。我师傅那还了得,能在水里泡七天七夜。”

“那好,请您带我去拜会您师傅。”于是,二人来到了章家墩子,径直走向了章胜有的家门。开门,进屋。原来这捞狗粪的就是章胜有。

有道是“不打不成交。”老侉子在章胜有家住了三天,两人少不了交流武术,切磋技艺。章胜有献上了东乡武术一些套路,老侉子表演了“岳家锤”, 在章家墩子学会了独手拿地宕,过顶舞棉花。而章胜有呢,只能是双手合抱地宕走一圈。几天下来,两人结为至交。章家倾其所有,好茶好饭招待。老侉子悉心传教,章胜有收益不小。到了第四天,老侉子要回山东去了。章胜有见天外有天,决心前往山东学艺,老侉子欣然同意。

 

投师学艺

二人出了安徽,到了山东地界。一路上歺风宿露,历尽辛苦,不必细表。一日,来到一个平原地带。但见面前有一方秧田,足足有一石种大小。突然,老侉子从腰间拔出铜锤,只一扬,便甩到了秧田中央。那铜锤深深插入泥水之中,只露出短短锤柄。老侉子对章胜有说;“麻烦你去把铜锤取回来。”章胜有脫了鞋袜,正待下田。“这不行,会踩坏秧苗,糟踏了庄稼。”铜锤离田埂足有二三十丈远,不下田怎能取回?章胜有面露难色,无计可施。“看我的!”只见老侉子一个单飞,箭一般飞窜至秧田中心拔出铜锤。又一个单飞稳稳地落在田埂上,脚不落泥鞋不沾水.“好傢伙,会轻功!”章胜有不禁唏嘘,自叹不如。

又走了十多天,二人到了一个大湖边。这湖方圆几十里地。远处,帆影憧憧,漁舟点点。近处,鸥鹭翻飞,水鸟唱鸣,好一个水乡泽国之地。四周绝少人家,烟波浩渺中遥见湖中心一座村庄,浓荫葱郁,屋舍俨然。老侉子伫立湖堤,手指湖心村庄道:“那就是我们要去的地方。过去吧!”沒有船怎么过去,难道你能插翅而飞?章胜有正疑惑间,只听见老侉子朝湖心打了个忽哨,一只双桨独木舟飞也似的朝岸边驶来。章胜有上了船,老侉子一只脚朝船头轻轻一点,“忽喇喇”, 小船离岸十几丈远。再看那老侉子,鞋不脫裤腿不卷,在岸边稍一运气,竟用双脚踏水而行。只听得“叭”·“ 叭”·“ 叭”··· 人无踪,水无痕,转眼消失在渺茫水天之中······

章胜有上岸后,一眼瞥见老侉子向他招手。二人进了村子。这个村庄为湖中台地,百十户人家散居在庄子周围。田园屋宇,井然有序。鸡鸣狗吠,时可耳闻。村中央有殿式建筑三座。第一进为武圣关帝庙宇,关老爷端坐其中,周仓手持青龙偃月刀侍立一侧。院内设香炉香案,供信男信女们烧香拜佛。朱红殿柱,金色楹联。雕梁画栋,古色古香。第二进是陈设兵器之场所。刀枪剑戟,斧钺镋叉林立,一派肃杀之气。第三进供好汉们习武练功之用,形制较大。殿前一杆大旗,在空中云卷云舒。黑漆大门前,一对巨大石狮雄踞左右,八只石鼓罗列两边。古砖修砌的围墙高丈余,围墙内青石板铺地,两侧木架上插满各式兵器。看那架式,不是打家劫舍地,也应绿林啸聚村。进得门来,大厅内有两根合抱粗的庭柱,后设一坛,坛上一桌一椅,为师傅传经讲习之宝座。石板地面坑坑洼洼,留下好汉们经年累月习武之印记。

老侉子引章胜有拜过了师傅,又与师兄师弟们逐一见面。那师傅是个五十多岁的老女人,眉心和眼角已爬满皱纹,一个角巴罩在脑后。其身高不过五尺,重不足八十斤,乍看是个极普通的乡下老妪。但那一双眼睛像闪电一般刺人,一开口声如铜钟。底下那一干徒弟们毕恭毕敬,任凭老太太吩咐,章胜有先自服了三分。

章胜有跟着山东老太太学艺三年,直练得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几十件兵器件件会耍。端的是沐火重生,脱胎换骨。一日,老太太招过诸位徒弟,开言道:“你们明日就要出师,今天就教各位‘破拳’吧。”首先安排徒手较量。徒弟们一个个各展其能,与老太太一对一交手。但见师傅忽而腾挪跳跃,身轻如燕。忽而风驰电掣,拳重如山。一个个点到为止,让徒弟们领悟绝招。二十几人车轮大战后,老太太面不红气不喘。而那些徒弟们,有的气喘如牛,有的精疲力乏了。休息了片刻,老太太吩咐众人各执兵器大家一齐上。大厅内,众好汉奋勇争先,手持兵器将老太太团团围住。老太太仍徒手搏击,面无惧色。只见她忽左忽右,或高或低,众人拿她不着。大战半个时辰后,众好汉杀得性起,齐喝一声彩:“着!”只听得“嘘” 的一声,众里不见了老女人的身影。大家举目找寻,但见老太太稳稳地贴在丈把高的墙壁上,好一个“贴壁子挂画!”众人奈何她不得,只好央求她下来。

破拳之后,众好汉吿别了师傅,各奔前程去了。章胜有却留了下来,继续跟着老太太习练轻功和绝招贴壁挂画,一年后学成回乡。这以后便演绎了东乡三十六名教大战九华山,惩治滛恶和尚等故事。由是,三十六名教声名远播,“东乡出了个章胜有,打遍天下无敌手” 的民谣传遍大江南北。

 

 

周根苗口述,昨夜星辰成文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