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漢禮堂国醫-泉榽魯先生
漢禮堂国醫-泉榽魯先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5,392
  • 关注人气:28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活中的尴尬事怎么办——中医六止法

(2009-05-14 21:52:00)
标签:

中医

保健

六止

按压

穴位

水枪哥哥

鲁豫营养

健康

分类: 时尚国醫学习

    在日常生活中会有一些比较重要的时候:比如在开会、聚会等角色问题,万一此时有尴尬事,每个人的一生不可能不打鼾、不打嗝、不打屁、闹肚子疼等,既然无法避免...,中医经络穴位帮您忙!  

    止嗝,止咳,止屁,止痰,止疼,穴位及指压法

    止嗝:指压“气舍”穴非常有效。“气舍”穴位于锁骨根部稍中之处,可一边吐气一边在此强压6秒钟,在压时,张嘴边说“啊——”边进行效果更好。若将肌肉放松,仰卧进行,也很有效。如此重复5次就可止嗝。还有膀胱经的攒竹穴按压也是不错的。

        生活中的尴尬事怎么办——中医六止法

  指压“气舍”穴对止嗝非常有效。“气舍”穴位于锁骨根部稍中之处,可一边吐气一边在此强压6秒钟,在压时,张嘴边说“啊——”边进行效果更好。若将肌肉放松,仰卧进行,也很有效。如此重复5次就可止嗝。或者脚背中部顺着望外刮,它即是膈肌反射区也可以止嗝。

  止咳:咳嗽是因身体受到刺激的防御作用,如果一味吃药,想抑制咳痰的话,会使痰积累在气管,得到反效果,这点必须加以注意。暴饮暴食、疲劳过度等等都会对咳嗽有害,平常必须加以注意,在咳嗽初期,就应医治。效果最好的就是肺经的孔最穴,是止咳第一要穴。

  喉头炎会使声音嘶哑,因此在咳嗽时,先用热毛巾将颈部烫温之后再用穴道指压法治疗,就可以收到良好效果。如果颈部附近感到凉冷可能会继续恶化。如果是气喘吐痰的话,大都是支气管炎。此时在胸部和背部用温湿布使它保持温暖的话,颇具特效。尤其是老人和孩子,容易身体变冷,这点必须多加注意。

  咳嗽严重的话,时常引起肋间或腹筋疼痛,这是因为咳嗽牵动筋肉而痛,不必过分担心。在第五胸椎上部左右2厘米是“厥阴俞”穴,只要在此处用力压6秒钟,不论是急性咳嗽或喉咙有异物存在,会立即止咳。采用这种方法时,必须边吐气边进行,只要重复三次就能见效。另一种方法是在锁骨中间“天突”穴采用相同指压方法,止咳效果也非常显著。如果小孩的话,不妨减轻压力,增加次数,也会收到相同的止咳功效。

    止屁:首先由肋骨下端旁边两侧向腹部抚摸,由此直下之处是大横穴能止屁,且有助于提高肠机能的部位。先慢慢吐气,边按抚此处6秒钟,如此重复3次,既不痛苦,也能止屁。但是如果用力过猛,可能在那一刹那会放屁,这点应多加注意。

  这个部位在转换心绪上也具有相当功效,如果内心焦躁不安,无法集中意志时,对此处加以按摩也很有效。

   止痰:“肺俞”穴位于第三胸椎和第四胸椎中间向左右2厘米处。咳痰时,一边吐气一边在此强压6秒钟,如此重复三次,这时你所感受的喉咙异物便会消失净尽。小孩指压不可太强,但应增加次数。小腿部的胃经上丰隆穴是祛痰的最佳穴位

    止晕吐:“鸠尾”穴是对治疗晕车晕船能产生速效的穴位。它位于身体前中心线之上,在最底下肋骨稍下之处。只要一边吐气一边按压此处6秒钟,如此重复10次便能调整胃的功能,不再有欲吐的感觉。

  如果每日指压“第二厉兑”穴,可根治晕车症。“第二厉兑”穴位于脚的第二趾趾根外侧2厘米处。只用拇指和食指,一边吐气一边揉约6秒钟,如此重复10次,连续20天不间断,就可根治晕车晕船症。还有内关,悬颅悬厘,风池,合谷等都是止晕的好穴位

    止疼:治疗手腕扭伤最有效的是指压“阳池”。以手腕为中心,往不痛之处弯曲,用拇指一面吐气一面强压10秒钟才放手,如此重复3次。如果是脚脖子话,指压“解溪”也很有效。指压要领同前,在指压后肿消、痛止。还有合谷、青灵穴都是不错的。

    头痛经络按摩:头痛几乎是每个人一生中都会遇到的问题,紧张焦虑,抑郁暴躁,脾胃积食等诸多因素都可能引发头痛。所有头痛都与“气”有关,都可以先揉“消气穴”,也就是从太冲穴揉到行间穴来缓解,根据情况做如下选择:

    1、偏头痛:来无影去无踪的偏头痛,多与三焦经有关。三焦经肘部的清冷渊、天井穴,以及手腕部的外关穴,都是偏头痛的特效穴。三焦经是人体的“出气筒”,在三焦经按摩或者刮痧,可有效调整内分泌失调,对调节长期情志病极为有效,对各种头面部疾病,以及更年期综合症都有特效。

    2、前额和眉棱骨痛:一般属于胃经的病症。从二三脚趾间的陷谷穴向内庭穴方向按摩几分钟即可缓解。另外,按摩脾经的公孙穴(络穴治表里病症),膀胱经的攒竹穴或京骨穴也可有效缓解眉棱骨痛。

    3、耳朵上部:若疼痛发生在头两侧,即耳朵上部,就在胆经按摩,例如胆经的风池穴、阳陵泉穴等均可。

    4、太阳穴痛:首先就可以按摩太阳穴,如果不能缓解,则可以按摩胆经的风池穴、阳陵泉。或者按摩胃经的头维穴、陷谷穴,它同时对眉棱骨痛和头痛如裹都有效。

    5、头痛如裹:可以先按摩脾经的阴陵泉穴。另外,按摩胃经的头维穴也可缓解。

    6、头顶痛:属厥阴经病,先从肝经论治,或针刺百会穴。

    7、后头痛:属太阳经病。可以按摩小肠经的后溪穴,治后头痛、颈椎病、落枕和情志病。另外,膀胱经的京骨穴也可。

    8、头颈僵痛:可试试肺经的列缺穴,“头项寻列缺”。合谷,后溪都是必选之穴。

    9、肾虚头痛:肾阴虚和阳虚都有可能诱发头痛。

    肾阴虚头痛,主要表现为头脑空痛,头晕耳鸣,腰膝无力,舌红脉细;肾阳虚头痛,主要表现为头痛畏寒,四肢不温,面色白,舌淡,脉沉细。无论阳虚还是阴虚,都可以通过经常按摩肾经的穴位复溜、太溪等得到改善。

    10、一侧头痛:中医中有所谓的“左肝右肺”之说,并由此会诱发一侧的头痛。

    经常出现左边的偏头痛一般跟肝血不足有关,这种现象在经期刚过的女性身上比较常见。肾经的筑宾穴(同时也是奇经八脉中阴维脉的郄穴,临床多用于及时缓解所出现的血症,血虚当然也属于血症的一种),可以有效缓解左侧头痛的状况。另外,肝血不足也可通过按摩肝经的曲泉穴(合水穴)来调理。如果经常出现的是右边的偏头痛,一般跟肺气不降有关。可以通过按摩肺经的尺泽穴和肾经的复溜穴来调理。

    11、淤血头痛:当头部内有淤血的话,主要症状是经常出现顽固性头痛呕吐,请您一定要及时就医。

    每个人的肢体比例都不同,在寻找穴位时只要摸上去有酸、痛、电、麻等感觉,揉了之后对自己有帮助,能做到离穴不离经即可。从以上方案中可以看到,凡是巡行头部的经络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头痛。并且根据头痛的不同部位,来判断是哪条经络巡行,从而在该经络上寻找痛点进行疏通调治即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