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上女人占了一半,但女人的问题占了一大半。因为女人在生理上尤其特殊性,除了人所共有的生理和疾病之外,还存在经、带、胎、产四大问题,这些问题与身体的其他问题结合,往往会把问题搞的更为复杂。比如,女子的很多失眠、便秘等,都是由妇科问题导致的,医生如果不考虑妇科因素,用常规的方法去治疗,往往没有疗效,或者不能根治,容易反复。所以,古代很多医家总是说:“宁医十男子,不医一妇人。”中医里也单列妇科。一般来说,女子初潮以后,其治病养生就要考虑妇科因素了。

现代社会更是如此。大多数女人需要和男人一样上班,担负着和男人一样繁重的工作,回家后还需要照顾家庭,所以,女人的问题变得前所未有地多。在我遇到的女性病人当中,带有各种妇科问题的人占到了九成以上。她们大多是忙里偷闲来的,很多人在诊室里还在不停地接电话,一会儿是家里的事情,一会儿是公司里的业务,无不让人操心。而她们自己身上的疾病和痛苦,却很少有人去关心、在意。尤其是那些妇科病,即使有人关心探问,也是难言之隐,有苦说不出。这让人深深感叹:在这个社会上做女人真辛苦!

妇科问题:通治一切妇科疾病,完美的解决方案就是使用八髎。
八髎就是八个穴位:上髎、次髎、中髎、下髎各一对,所以叫做“八髎”。这是一个区域,也就是盆腔所在之处,邻近胞宫。这个区域的皮肉,应该是很松软,能捏起来的,如果不松软,说明经络肌肤之间有粘连,这种粘连,正是体内尤其是胞宫有毛病的外在表现,而妇科的一切疾病,都与胞宫紧密相连。在八髎区域进行提捏、推拿、按揉、拔罐或艾灸,正是从外而内调理胞宫。冲脉、任脉和督脉也都起于胞宫。督脉主一身阳气,任脉主一身之血,冲脉则为经脉之海,五脏六腑都要靠他们支配,所以,八髎乃支配盆腔内脏器官的神经血管会聚之处,是调节人一身的气血的总开关,务必畅达无阻。胞宫健康妇科问题没有了,困扰女性的很多杂病,比如失眠、便秘、爱生气、急躁、慵懒等,都会自然消失。
医学上的八髎穴,是妇科保健的重要区域,同时也是女性性感带。这个区域捏上去很死板,很硬,就会感觉很疼。正常人这里捏上去应该柔软的。就在这个地方下功夫,或者揉这个地方,或者拔罐;如果感觉这一块发冷,还可以艾灸。总之,把这里弄得软软的,就没有任何毛病了!
防治痛经的重要穴位:
大部分女性都有过痛经的经历,特别是青少年女性的原发性痛经更是十分常见。对于痛经的治疗,一般是通过服用止痛药物来缓解疼痛,事实上,推拿按摩对痛经也具有很好的疗效,且无副作用,简便易行。这里向女性朋友介绍了一些按摩手法,以便她们在生活中进行自我保健防治痛经。
1.叩打腰骶部
按摩方法:用双拳以适中的力量轻轻叩打自己的后腰及骶骨(即是八缪穴)部位,速度均匀,左右交替,以100次/分频率进行,叩至微热为度。
功效:中医把月经称之为天癸,天癸实际上就是肾精,腰为肾之府,故叩打腰骶部能起到补肾填精的作用,达到止痛调经的效果。
2.揉按太冲穴
按摩方法: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太冲穴(位于足背第一跖骨间隙之中点处),以有酸胀感为宜,1分钟后再换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太冲穴1分钟。
功效:中医认为,“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太冲是肝经上最重要的穴位,对女性的月经不调也很有效,痛经的女性多有不同程度的肝郁气滞,以致不通则痛,揉按该穴有疏肝行气止痛的作用。
3.摩、擦小腹
按摩方法:双手相叠置于小腹中间,以缓慢而轻柔的动作摩腹,频率控制在每分钟10次左右,直至小腹内有热感为宜,摩腹5分钟后,再以双手在小腹两侧从后向前作单方向斜擦,方向朝向腹股沟,以透热为度。
功效:小腹为胞宫所在之处,摩、擦小腹可促进小腹内微循环,调经止痛。
4.点揉子宫穴
按摩方法:子宫穴位于下腹部,脐下4寸,中极旁开3寸。刺激子宫穴是直接针对女性生殖器的调理手法,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作用。
5.点按足三里
治疗女士痛经按摩方法: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处,按住稍稍向下方用力按三分钟,以酸胀为度就有奇效。宫寒痛经可用艾条悬灸。
功效:“常按足三里,胜过喝鸡汤”的通俗说法广为人知,特别是对于气血不足的体弱女性,点按足三里具有补益气血、暖宫调经止痛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自我按摩防治痛经的手法应在经前一周左右开始,其治疗目的是疏经通络,引血下行,使经行通畅,当月经来潮后便要停止手法按摩,待下一周期再进行治疗。如果经检查发现还伴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器质性疾病,还应同时进行专科治疗。
其他穴位:肾俞:在后腰,与肚脐相平,脊椎旁边1.5寸,左右各一穴;阿是穴:两侧腰部最痛的部位;气海:肚脐正下方1.5寸;关元:肚脐正下方3寸处;三阴交:内踝尖直上3寸,胫骨后缘处。另外还有腰阳关(以脊椎为纵坐标,髋骨最高点为横坐标就可以找到),每个穴位按摩几秒钟。
有痛经的女性按摩时可以采用推法也可以用揉法,不论顺时针倒时针,以达到发热、酸胀感为宜。在月经来潮前1周治疗,每日1次,连续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痛经的女性平时在生活中要注意经期保暖,不要过度疲劳。
另外在按摩穴位的同时,可以在痛经期配合用热敷法,将1斤左右的粗盐用铁锅炒热,放在布袋里,敷在腹部痛的地方,一天一次。
妇科疾病的万能穴 -
三阴交
三阴交是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以及足少阴肾经三经的交会穴,位置十分重要,类似交通枢纽。可以调节足三阴经的气血运行,同时补肝、脾、肾。所以具有健脾利湿、滋阴补肾、活血通络、祛瘀止血等功效。中医认为“妇女以血为本”,血在女性的一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记住中医中的血与现代医学意义上的血的涵义是不同的,中医血中血的概念具有更宽泛的涵义。之所以血对于女性更重要,在于女性一生的经历中很多都与血密切相关,这指得就是女性的月经、白带、怀孕、生产、哺乳一直到绝经。都离不开大量血的支持,五脏六腑中,脾为气血生化的源泉,肝主藏血。另外女性还有个明显的特点就是“情绪化”,“女人心,海底针”、“女人的心,小孩的脸,六月的天,说变就变”。女人的情绪经常是瞬息万变,中医中,主管情志的是肝脏,因此肝脾二经与女性的关系最为密切,女性的很多疾病大都因肝脾二经出现了问题。常见的有月经不调、痛经、白带异常、闭经、经前期综合症、更年期综合症、产后血晕、功能性子宫出血等等,大家记住对于怀孕的女性,三阴交有引发流产的危险性为禁用。但是其应用十分广泛,凡涉及足三阴经的疾病,此穴皆有治疗作用。下面略举几例。
慢性腹泻——三阴交
腹泻俗称拉肚子,是消化系统常见的症状,现代医学中将由于胃肠道的分泌、消化吸收及运动功能障碍,导致粪便稀薄,次数增加,病程超过2个月者,称为慢性腹泻。一般人一天大便1~2次属于正常,超过三次就算是拉肚子了,如果每天大便都在3次以上,连续2个月就属于慢性腹泻了,引起慢性腹泻的原因很多,常见的如各种肠道感染、结肠和直肠癌,葡萄球菌肠毒素所引起的食物中毒及肠道易激惹综合症等。但是慢性腹泻中约有一半的患者是找不到原因的,现代医学称为功能性慢性腹泻,如情绪性腹泻、肠道易激惹综合症。就拿这个肠道易激惹综合症来说吧,这个名字很有意思,肠道容易激惹,病人做了很多检查也找不到原因的,但就是容易拉肚子,吃个雪糕也拉,受点凉也拉,甚至吃个苹果也拉,一天多的有七八次。这个肠道的脾气还不是一般的坏,稍不如意就生气。就被激惹了,一生气就拉肚子。不过人对营养的吸收还算马马虎虎,不会见得有多消瘦,现代医学多应用补充双歧杆菌类药物治疗。在中医学中就不这么认为了。首先不认为是没有原因的,原因是什么?这个病主要是脾气虚或脾阳虚。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很多引起腹泻的诱因中都属于寒性的,当这个寒进入胃之后,因为脾气脾阳有些虚,脾气脾阳不能温运它,没有办法,只好退而求其次,排除体外,大家应该还记得,大肠同时也是排毒的器官,这次排出的毒可以成为“寒毒”,中医中称为“寒邪”。
三阴交对这类疾病效果不错,每天坚持按揉,力量不需要太大,有点酸胀感就可以,时间可以稍微长一些,每个穴可10分钟作用,在坚持的过程中就会慢慢发现症状在逐渐改善,还必须要注意的是,平时的生活作息必须要有规律,一日三餐或多餐要定时定量,少吃油腻、寒凉类食物,避免受凉等都很重要。
虽然很多慢性腹泻的患者最终找不到原因,但是去医院做相关检查还是必须的,目的是排除一些有原因的慢性腹泻,如肿瘤。这些需要更针对性的治疗,当然,这类腹泻,也可以按摩三阴交来帮助。
不孕症:躯干前部皮肤有紧张性增强的部位(多以募穴为主)。在起效的同时患者躯干前部紧张性增强的部位亦会恢复正常。
痛经患者多有蠡沟穴压痛,蠡沟穴压痛缓解程度与痛经缓解程度相一致。
急性乳腺炎:同侧前臂有敏感点(按压时,患者自觉有酸、麻、憋胀感向乳房部传导的部位,多在间使穴上1寸左右)。在患者肩胛区内可探及2一3个阳性反应点或瘀血点,个别阳性点在肩胛区以下。反应点局部红肿、压疼明显,其周有星状放射线。华佗夹脊穴(第1胸椎至第7胸椎之间)及乳腺肿块相对应的压痛点或皮下按压有肿块结节处,揉开即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