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儿五经推拿及日常保健法——鲁豫营养之育儿篇

(2009-05-06 06:36:01)
标签:

小儿

五经

保健

养生

天河水

睁眼睡觉

鲁豫营养

中医

育儿

分类: 时尚国醫学习

    今天把刘逢军教授的《少儿保健与中医养生》部分章节整理一下,只是想方便大家了解更多的中医小儿保健知识。比如推五经。

        小儿五经推拿及日常保健法——鲁豫营养之育儿篇

    推脾经、推肝经、推心经、推肺经、推肾经统称为推五经,专治五脏病变。根据脏腑虚实灵活运用补、清之法。肝、心经宜清不宜补,脾、肾经多用补法。

    小儿五经的位置在指头末节,就是长螺纹的那节。五经里小儿的脾经和肾经,一个是先天之本,一个是后天之本,都是宜补不宜清的而且都有两种补法旋推和直推。记住本要攒起来,不可清哦~。其他三经,肺经可补可清,肝经和心经,多清法~如若补肝经,可以补肾经,这样肾水生肝木,间接补好;补心经可以补脾经代之,补子脾土等于补脾土的母--心经,母虚补其子。

    一、脾经。位置:拇指末节螺纹面。亦称脾土。

    操作:旋推或将患儿拇指屈曲,循拇指桡侧边缘向指根方向直推为补,称补脾经;在拇指正面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脾经。统称推脾经。

    应用:补脾经能健脾胃、补气血。用于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而引起的食欲不振、肌肉消廋、精神萎靡、消化不良等证。

    清脾经能清热利湿,化痰止呕。用于湿热熏蒸所致皮肤发黄、恶心呕吐、腹泻痢疾等证。

    小儿睁眼睡:多为脾虚

  中医认为,眼睑可以反映人体消化系统的健康状况。一般来说,眼睑红肿者胃肠功能有问题,眼睑肿而不红者大多消化不良;小儿睡眠眼睑闭合不全也多为消化不良;小儿双目红肿可能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眼睛在活动时也闭合不全可能孩子的神经系统受损;成人双目突然直视不动或上视、斜视,多为高血压或中风先兆,小儿出现这种情况就会发烧、抽搐。

    小儿脾胃虚弱,不宜攻伐太甚,在一般情况下,脾经穴多用补法,体重邪甚者方可用清法。

    二、肝经。位置:食指末节螺纹面,亦称肝木。

    操作:旋推为补,称补肝经。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肝经。统称推肝经。应用:清肝经能平肝泻火、熄风镇惊、解郁除烦。常用于惊风、抽搐、烦躁不安、五心烦热等,常与清心经、掐揉小天心、推六腑合用。肝经宜清不宜补,若肝虚应补时则须补后加清,或以补肾经代之,称滋肾养肝法,以防动肝火。

    三、心经。位置:中指末节螺纹面。

    操作:旋推为补,称补心经;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心经。统称推心经。

    应用:清心经能清热推心火。常用于心火旺盛而引起的高热神魂、面赤口疮、小便赤短等,多与清天河水、清小肠等合用。

    本穴宜用清法,不易用补法,恐动心火之故。若气血不足而见心烦不安、睡卧露睛等证,需用补法时,可补后加清,或以补脾经代之。

    四、肺经。位置:无名指末节螺纹面。

    操作:旋推为补,称补肺经;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肺经。统称推肺经。应用:补肺经能补益肺气。用于肺气虚损及咳嗽气喘、虚寒怕冷等肺经虚寒证。清肺经能宣肺清热、疏风解表、化痰止咳。用于感冒发热及咳嗽、气喘、痰鸣等肺经实热证。

    五、肾经。位置:小指末节螺纹面。

    操作:旋推或由指根向指尖(注意和其他四经方向反向)方向直推为补,称补肾经;由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肾经。统称推肾经。应用:补肾经能补肾益脑、温养下元。用于先天不足、久病体虚、肾虚久泻、多尿、遗尿、虚汗喘息等。

    清肾经能清利下焦湿热。用于膀胱蘊热所致小便赤涩等证。肾经穴一般多用补法,须用清法时,亦多用清小肠代之。

    日常保健 推拿

    健脾法处方:补脾、摩腹各5分钟,揉足三里100次,捏脊3~5次。

  【操作方法】

  ①补脾:脾穴在拇指桡侧缘赤白肉际处。自指尖推至指根为补脾。

  ②摩腹:以掌心或四指并拢,按顺时针方向,揉摩整个腹部。

  ③揉足三里:足三里在外膝眼下3寸处。以拇指指腹揉之。

  ④捏脊:患儿俯卧,医者用双手拇指指腹与食、中二指捏紧脊柱皮肤,边捏拿边向前推进,自长强穴损坏至大椎穴为1遍,每次3~5遍。为了加强刺激,每捏3次向上提拿1次。

  保肺法处方:清肺、平肝、补脾、清天河水各5分钟。

  【操作方法】

  ①清肺:肺穴在无名指掌面。自指根推向指尖为清肺。

  ②平肝:肝穴在食指掌面。自指根推向指尖为清肝,亦称平肝。

  ③清天河水:天河水穴在前臂掌侧正中,自腕横纹至肘横纹成一直线。医者食中二指并拢,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称清天河水。用力要均匀,向前推动,不可歪斜。

  安神法处方:平肝、清天河水各5分钟,捣小天心50次,揉摩两手十指面2分钟。

  【操作方法】

  揉摩两手十指面、用拇指指腹在小儿十指指腹面,按顺时针方向揉之。然后将儿抱起,俯在大人肩部,用食、中、无名三指并拢,轻轻而有节奏地叩拍督脉,自大椎向下经心俞、膈俞、肝俞直至尾骶部,拍2~3分钟,在相当于心肺部位,可改用空掌拍之。

  益智法处方:揉二马30分钟至1小时。

  【操作方法】

  二马穴在手背无名指与小指掌骨头之间的凹陷中。揉二马是将患儿小指屈曲于掌心,医者以拇指或中指指腹左右揉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