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微笑联合体”期末联考高二作文题分析

(2017-01-13 16:20:04)
标签:

微校共同体

期末联考

高二

作文题

解读

分类: 语文教学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微笑联合体”期末联考高二作文题分析

乐清市育才中学    俊(原创)

24、作文(60分)

    有人崇尚生活简约,认为身边物品越少,人生越幸福。也有人觉得,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过分追求简约会导致生活不便的,甚至会妨碍社会经济的发展。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一)审题指导:

1、 关键词:简约 丰富 幸福

2、 角度:

    角度一:崇尚生活简约,认为身边物品越少,人生越幸福。

 角度二: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过分追求简约会导致生活不便的,甚至会妨碍社会经济的发展。

 角度三(综合角度):要辩证的看待物质生活的简约与丰富;个人幸福的大小与物质生活的多寡有关联,但不尽然。

(二)立意分析:

1、 根据角度一,可以这样立意,并根据立意拟写文题:

   生活越简约,人生越幸福;

   简约是人生幸福的真谛;

   少些物欲,多些幸福;

2、 根据角度二,可以这样立意,并根据立意拟写文题:

   物质与幸福成正比;

   追求物质生活是人的生存动力;

   保持合理物欲,促进社会发展;

3、 根据角度三,可以这样立意,并根据立意拟写文题:

   追求物质,但不唯物质;

   幸福感与物质没有彻底的关联;

   用平常心看待幸福;

(三)看清作文要求:

1、 文体特征明确,只能写论述性文章,即议论文;

2、 只能是对作文材料中的观点表达自己的看法,这个看法一定是从材料中提炼出来的。或赞成材料中的某一观点,或综合材料提炼出自己的观点。

3、 从材料中选择自己认定的角度,根据角度自定立意,根据立意自拟文题,所拟文题一定是一个鲜明的观点。

4、 字数一定的不少于800字。

(四)教师示范作文:

少些物欲,多些幸福

 

 人生在世,谁不希望自己幸福?

 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不尽相同,有人崇尚生活简约,认为身边物品越少,人生越幸福。也有人认为,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过分追求简约会导致生活不便的。对于这两种完全相左的观点,我的看法是,应该辩证地看待幸福,用平常心对待物质追求。少一点物欲,多一些幸福。

 诚然,幸福生活总是离不开一定的物质基础的。因而,人类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可谓与生俱来。饿了,要吃东西;冷了,要穿衣服。这是一切动物的本能,人类自然不能例外。人类希望自己吃好一点,穿好一点,住得舒适一些,行得安全一些,这是再正当不过的事情,我们应该正面看待人类自己的这种追求和欲望,甚至还可以这样理解,人类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既是人类自身生存的动力,又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一种重要力量。谁能说,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连基本的温饱都解决不了,这样的人就充满信服感?

 问题是,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每个人拥有的物质能力是有差别的。这里面的因素很多,与家庭背景、生存环境、教育背景、事业平台、人生际遇等诸多因素有关。有的人生在富贵之家,长在优越之地,从小享受了良好的教育,有了一份能施展拳脚的事业,能遇上人生的贵人,能抓住机遇,自己也会生活,这样的人自然生活优越,幸福感强。也有的人虽然出生寒微,但勤奋耐劳,依然能有出人头地的一天,能享有不错的生活。而有一些人,家庭背景平淡无奇,教育背景乏善可陈,胸无大志,自身不努力,时运不济,活得颠三倒四,自然无幸福感。

 于是,有些人为了让自己过上幸福的生活,拼命地追求物欲,让自己成为物欲的奴隶,这样的人,虽然拥有丰厚的物质生活,也未必幸福。还有一些人,为了追求丰厚的物质生活,不择手段,甚至铤而走险,因之而酿成人生悲剧。这些人,或受良心谴责,或遭人唾弃;或被绳之以法,锒铛入狱;或虽暂时逍遥法外,但提心吊胆。他们能有幸福感可言吗?

 一个人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要根据自己的能力,通过正当的途径和方法去追求自己应得的幸福。我们固然要追求物质生活,但应不唯物质生活。要敬天乐命,随遇而安,不做非分之求。以达观之心态,看待物质和幸福,取之有道,失之不悲,得之无愧,用之心安。“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这样,清心寡欲,淡泊以对,知足常乐,物欲少一点,幸福自然会多一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