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首选金钱权力美女无可厚非
(2009-11-25 23:51:29)
标签:
新浪杂谈中学生首选金钱权力美女无可厚非原创杂谈 |
分类: 教育杂谈 |
中学生首选金钱权力美女无可厚非
徐 浚
(论坛点击量669)
今天上课,我在备考对联知识时,出了几个上联,要同学们当堂训练写出下联。其中有一个上联是“今日读书苦,苦中作乐”,有同学是这样对的——“明朝赚钱忙,忙里偷闲”。应该说,这个对联对得还是不错的,上下联对仗工整,意思也可以。我在点评时,说出了自己的意见,认为“赚钱”有点俗气,不如换成“创业”,显得高雅一些。但有些同学不以为然,还振振有词地说,创业还不是为了赚钱,老师你这么说不显得有点虚伪吗?
无独有偶,不久前有家调查机构对中美中学生做了一次问卷调查,要求他们在“金钱、权力、智慧、真理、美女、民主、自由、法制、良知”等选项中选出自己的最爱,结果,中美学生的选择大相径庭。80﹪的中国学生选择的前三项是“金钱”“权力”“美女”,而80﹪的美国学生选择的前三项是“真理”“智慧”“民主”。这样的结果,孰高孰下,不言而喻。
作为一名置身其中的教育工作者,我的尴尬也是不言而喻的。但细细一想,中学生首选金钱权力美女倒也无可厚非。
中国的学生,当然也包括我曾经教过无数的学生在内,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对自己的人生选择“金钱”“权力”“美女”是那样地“现实”和“直裸”,对“真理”“智慧”“民主”等有时甚至根本不屑一顾,这里面有着怎样的社会归因?我们的中学生为什么不能选择代表高尚的“真理”“智慧”“民主”呢,他们直言不讳的选择“金钱”“权力”“美女”,真的错了吗?是不是选择这些,他们的灵魂就一定很龌龊了呢,就一定是颓废的一代了呢?大概并不能简单的做出这样的推论。
有时我也在想,假如要我在上述之间做出诚实的选择,我选取的是什么呢,事实上我选择的是什么呢?真的难住了我。老实说,我确实在选择金钱,我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多年前,我毅然决然的离开家乡一所重点中学,到东南沿海地区的一些私立学校去寻求一份高薪的工作,不就是为了钱么!在老家,一个月,工资不到两千元,在物价飞涨的今天,日子自然是过得紧巴巴的,靠那一点工资,买一套房子,不知要到猴年马月才行。现在,我一年的收入是在家乡原单位的五倍还不止,我可以不皱眉的买上自己喜欢的房子,可以较为舒心的安排自己的生活,可以一年花上万元去自己想去的地方旅游,而这些都是我过去所不敢想的事情,这样有什么不好呢?
于是我又想,选择权力虽然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然也是芸芸众生梦寐以求的理想。在中国,因为有了权力,你便能主宰别人,而不被别人主宰,那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啊;因为有了权力,你便在正当收入之外,有了许多不为人知的灰色收入,只要你不贪腐,那么,在一些司空见惯的潜规则下的灰色收入就会源源不断。你说,既然有这样的好事,谁不愿做这样的梦呢?
至于美女,我倒是不太去想。一来我已为人夫,有妻之下不敢再去奢求,再说这也有悖人伦道德,为国法所不许;二来我是一名教育工作者,职业的操守也不允许自己去沾花惹草;自己乃一介草民,没有多余的闲钱,没有显赫的身份,美女也不会平白无故的投在你的门下。当然,今天的中学生他们是可以做这样的美梦的。
但是,除了我要选择这些外,我还要毫不犹豫地去选择良知。多年来,我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敬业爱岗,认真教书,不倦育人,现在,我担任三个高三班的语文教学,每周上二十来节课,从不懈怠,可以说,以自己良好的职业操守无愧于人民教师的称号。当然,我也希望并努力教育我的学生去选择良知。人活一世,没有做人的良知,这又与畜生何异!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意味着孔子并不反对富贵,只不过是这种富贵应该建立在“义”上,那么,建立在“义”上的富贵,也就无可厚非了!
诚然,让中国的学生像大多数美国的学生作那样的选择,自然是一件可喜可贺的好事,但我们又要想一想,为什么我们中国的大多数学生不能像美国的学生做出那种高尚的选择,我们今天愈加畸形的的学校教育究竟给了孩子什么?我们今天物欲横流的社会又给了孩子什么?这是我们要值得深思的地方!既然,我们的教育我们的社会不能给孩子的心灵的成长以正确的引导,我们就无法责备我们的孩子做出让我们多少有些失望的选择。那么,在这样的氛围里,让我们的孩子通过正当的途径去追求一种有尊严有体面的生活,尽管他们可能不高尚,但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不去做为人所不齿的事情,他们能不卑鄙,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教育,也是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
敬告博友:本学期以来,我的教学工作量几乎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担任高三三个班的语文教学,外加一个班的班主任工作,很难做到像过去那样及时更新博客,经常回访博友,在此向各位博友表达我诚挚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