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敏和他的宁波滨海学校(下)
徐 俊
(三)
(接《郑敏和他的宁波滨海学校(中)》)
2004年5月,在象山县委县政府的亲切关怀下,经象山县教育局牵线搭桥,宁波滨海学校正式与象山三中建立实质性的合作办学关系。象山县教育局委派县教研室主任袁定玉同志担任该校校长;象山三中委派该校教科室主任朱宝林同志担任学校副校长,主持高中部工作,选派精兵强将正式入驻滨海,具体负责滨海的教学和管理。久旱逢甘霖的宁波滨海学校再一次焕发了生机。
滨海的办学声誉逐渐地朝好的方向发展,社会各界开始逐渐地转变了对滨海的看法,学生家长在观望中缓慢地开始恢复了对滨海办学的信心,陆陆续续地送子女入读滨海,美丽的滨海校园再一次荡漾着欢声笑语。当时,象山县委县政府似乎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县长周江勇同志要求教育局、三中和滨海的领导定期向县委县政府汇报滨海的工作,以便及时了解滨海的办学情况,10月,在有关部门的陪同下,县长周江勇同志亲临滨海,视察工作。当他看到滨海校园整洁美丽,秩序井然,看到师生们昂扬的精神状态时,不禁如释重负地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离开滨海时,他殷切地对滨海的董事长郑敏先生及学校的领导说:“要好好珍惜,要认真办学,要再上台阶,要把滨海办成家长信赖人民满意的学校!”
郑敏先生和他的宁波滨海学校没有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宁波滨海学校开始了新的腾飞。
2005年,学校初中部被评为“浙江省示范初中”。
2006年,学校高中部被评为“浙江省二级重点中学”。
2007年,学校被评为“宁波市文明单位”。
短短三年,学校成功地实现了“三级跳”,一张张真金实银的奖牌,凝聚了坚忍不拔的滨海人的办学心血,见证了自强不息的滨海人励精图治的前进意志。
进入2008学年度,在即将迎来宁波滨海学校十年校庆的日子里,滨海更是喜事连连。浙江省著名特级教师、浙江省名师、象山三中校长胡庆彪先生同时兼任宁波滨海学校校长,这位有着智者的深邃、学者的儒雅、师者的谦厚、长者的贤德的资深教育家正式入主滨海,极大地振奋了滨海人的办学信心,也让翘首以盼的广大学生家长进一步增强了对滨海的体认;更让滨海人一展舒颜的是,该校08年高考创下了前所未有的辉煌,300余名考生中,考上重点大学本科6人(体育艺术类考生未计其内,以下同),二本近30人,三本近130人,其余考生基本上了专科线,只有很少的考生落榜。
至今还没有自己的别墅小楼,至今还开着那辆普通的小车,至今还和学校的外教、特级教师同住一幢楼的郑敏先生告诉笔者,他多么想经常和孩子们在一起啊,哪怕站在孩子们中间,听一听他们的欢声笑语,感受他们充满稚气和青春的呼吸,或者是悄悄地站在某一间教室的外面,看一看讲台上老师妙趣横生的讲解和同学们专心听讲的神情,心里就感到特别舒畅。可是又有多少人知道,这样一个小小的心愿,又是对他来说却是一个巨大的奢望。他太忙碌了,几乎常年奔波在外,他要打点滨海集团旗下的几个公司 ,通过盈利来贴补学校的办学经费,几年前的办学困窘太让他刻骨铭心了,不敢有半点的懈怠。
郑敏先生在筹划着滨海的愿景——
不久的将来,新的初中部校区拔地而起,老师们兴高采烈地搬进学校董事会为他们盖的漂亮的宿舍楼 ,力争在两至三年的时间里,宁波滨海学校成为名副其实的“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
今天的宁波滨海学校,处处花团锦簇,时时朝气蓬勃。细心的全校师生们,当他们徜徉在美丽的校园里,沐浴着散发着缕缕芳香的夏风,看着一个个建筑工人正在本来就很平整的水泥路上铺盖大理石路面,装点着校园的每一处景致,他们知道,这是他们敬爱的董事长郑敏先生真正地把滨海当作自己的家啊!真正的把自己的一腔赤子之情,毫无保留的倾洒在滨海啊!在这里,记录了他们的青春和梦想;在这里,见证了他们的欢笑和泪水。他们没有理由不相信,宁波滨海学校这所曾经让他们引以为荣的学校,一定将有一个长长的美美的未来!
附:作者简介:
徐 俊,男,1963年生,湖北赤壁人,大学文化,中学高级教师,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课堂教学研究中心、中学生文学社研究中心等多家学会会员。原湛江市青年作家联合会副主席,赤壁市实验中学语文教师,曾在北京师范大学湛江实验学校、宁波滨海学校、慈吉中学等学校任教,历任教研组长、教导处主任、德育处主任、教科研室副主任、校报编辑部主任、招生办主任、校行政办主任、副校长、校长(代)等职务,现任慈溪市育才中学高中语文教师。从教20余年,坚持不懈的探索中学语文教学,笔耕不辍,发表教学论文、文学作品40余万字,出版个人编著20余万字(花城出版社)。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国家权威报刊上发表文章多篇。
E—mail:bhxujun@sina.com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