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西方文学中的人文精神(1)
(2008-07-23 03:03:51)
标签:
杂谈 |
声明:这是杨思聪老师布置的外国文学作业哈,刚一同学说居然搜到了。拜托诸位兄弟姐妹别来雷同的哈,否则鱼死网破哦。而且这是绝对原创,估计科学性并不高,完全是我一家之言。
1 西方文学中的人文精神
1.1 人文精神的深度剖析
1.2 西方文学各阶段的主流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的两部分“人本主义”和“理性精神”在西方文学中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在作品的情节,意境,人物形象中得以体现。
西方古代文学的人文精神属于“人本主义”范畴,其崇尚原欲,恣意解释自然,创造出乱伦的神话传说,超能的英雄传说和表达前二者的戏剧。占主导地位的是“纵欲精神”和 “求知精神”。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人文精神也属于“人本主义”范畴,其以“人文主义”为核心,以古希腊罗马文化为武器来反对神权,禁欲主义,蒙昧主义和封建割据。占主导地位的是“纵欲精神”,“求知精神”和“民主精神”。
启蒙文学的人文精神属于“理性精神”范畴。启蒙运动将“理性”作为其思想核心,倡导“自由,平等,博爱”,以扫除宗教迷信和专职制度,建立一个符合“永恒的真理”,“永恒的正义”的“理性的王国”。占主导地位的是“理性精神”和“民主精神”。
浪漫主义文学的人文精神属于“人本主义文学”范畴,大多数人耽于理想梦想,奇思异想,具有浓厚的理想色彩,和直抒胸臆的畅快,歌颂大自然,弘扬民间文学,创造出的作品纯艺术水平高,具有丰富的想像力和飘逸感。占主导地位的是“释情精神”和“审美精神”。
现实主义文学的人文精神属于“理性精神”范畴,其立足客观物质世界和社会生活。冷静务实,参与竞争。以“人道主义”为核心,主张克己利他,以仁慈化解罪恶。创造出的作品多具有厚重的现实意义,反映揭露社会真实。占主导地位的是“理性精神”。
现代主义文学的人文精神属于“人本主义”范畴,其反对传统,锐意求新,大胆探索,表现出强烈的挑战意识和先锋精神。注重探寻人的内心世界,释放“本我”,注重“表现”而非“再现”,以表现世间万物最原始的美。占主导地位的是“释情精神”,和“审美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