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性容易患心血管疾病的生理原因,除此之外,还与家族史和生活习惯相关。所谓的家族史,是否就是说家人里面有患心血管疾病的,则自己患心血管疾病的几率更高呢?
这是一方面原因,患心血管疾病的亲属与自己的关系越近,危险率也就越高。但也不必因此而过于担心,虽然你不能重写你的家族史,但是记住,一个家族里的人常常有同样的不良习惯,诸如不均衡的饮食、抽烟或缺乏运动等,这些都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几率。而如果你能改变这些不良习惯,你就能重书你健康的未来。
我们又再一次地说到了生活方式的问题,究竟什么样的生活方式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几率呢?
首先,仍然是饮食。过多的胰岛素是引发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而我们知道,胰岛素是由我们饮食中的碳水化合物激发的,越是能够迅速升高血糖的食物,例如米饭、面食等吃得越多,胰岛素就升得越高来起到降血糖的作用。
而米、面食又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的主食,那是不是意味着,我们一直处于易发心血管疾病的饮食环境中呢?
如果饮食不均衡的话,代谢性疾病的发病几率就会上升。所以我们需要把血糖控制在一个稳定的水平上,其中之一是控制高血糖指数的碳水化合物的摄取。
那其实这种饮食是中国人的习惯,而你在说到糖尿病的发病几率时,却说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糖尿病,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这又要说到荷尔蒙的问题了。我们知道,过重的人更容易患II型糖尿病。对于男性来说,他们体内的雄激素含量远远高于女性,而雄激素是促进我们体内肌肉生长的重要荷尔蒙。而随着女性年龄的增长,雌激素相对高而孕激素相对低的情况有很大的普遍性,此时的雌激素中,主要是容易引起腹部脂肪堆积的雌酮占了优势。这也就是从荷尔蒙的角度来说,中年后的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发胖,也更容易患糖尿病,进而升高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控制胰岛素在我们的生活中实在是太重要了。
真的是这样,其实我们一生的饮食过程,就是不断地与胰岛素战斗的过程,胰岛素对于我们的健康实在是太重要了,并不仅仅只是我们了解的它与糖尿病有关而已。
那饮食中除了均衡的营养来保持健康的心脏之外,还有什么是需要注意的呢?
我还想说一下抽烟的问题。导致40岁以下女性患心脏病几率,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危险因素是抽烟。事实上,在美国增长最快的抽烟人群是12至18岁之间的少女。很多年轻女性更可能因为压力和焦虑或者是觉得“Cool”而抽烟。但是抽烟会使血压上升,动脉收缩,增加血凝块的形成从而阻塞动脉。抽烟还会升高有害胆固醇并降低有益胆固醇。总的来说,抽烟会使女性患心脏病的机率比不抽烟的要增多三倍,而被动抽烟也会增加患心脏病的危险率。所以,当你有压力的时候,学会一种积极的调节压力的方式会更有效。而远离抽烟人群,也是不抽烟者需要时刻注意的。
那除了饮食以外,还有没有其他什么是需要注意的呢?
又要说到老生常谈的健身了。平时,疏于各项适度的健身运动最终将会使你及你的心脏受到惩罚。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女性一般与不运动的女性相比,她们“有益”胆固醇的含量要高,血压较低。而运动对心脏的其他一些益处有:使血管更有弹性,抵抗凝血块的形成,凝血块会阻塞血管,进而引起心血管疾病。同时,经常参与各项运动能降低有害胆固醇水平和甘油三脂水平,而增加有益胆固醇水平。此外,复合B族维生素,尤其是B12的缺乏,长期口服避孕药等也可提高患心脏病的几率。此外,近年来在美国令人信服的研究表明,牙周病也是引发冠心病及中风的一项危险因素。
这样看来,健康的生活方式真的是太重要了,而我们日常生活中又太忽视了。
是的,虽然生活方式的问题,大家一直都在讨论,但是时间一长又会遗忘,希望能够让大家知道不良的生活习惯对荷尔蒙及心脏的影响,进而能够向好的方向改良。
是的,那除了身体上的原因,个性及心理上的影响对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大吗?
心理因素也是影响心血管疾病患病几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不管是对于男性还是女性。压力持续时间过长及过高会导致胰岛素释放过多,而胰岛素过高是二十世纪患心脏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此外,从个性上来看,容易发怒的个性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率高,而走到另一个极端的那种消极、缺乏安全感、抑郁的个性,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率也会上升。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情绪,在繁忙的生活之余,懂得享受生活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率才是相对最小的。因为不论是生气、痛苦还是恐惧等情绪都会引起血管收缩,进而导致血流量减少,从而引起心肌损伤和升高血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