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央嘉措圣歌集》汉译本已经出版。现在,我可以简要地回答朋友和媒体的问题。
第一:我认为,西藏冠名仓央嘉措诗歌的木刻本和内地庄晶整理本,其中多数作品,并非“情歌”。也会有个别作品并非仓央嘉措的原作。这些都要读者依照历史和常识,自己判断。
第二:在我译本之前的所有汉译本,几乎都将题目处理成“情歌”,是错误的。这一点,现在看,也并非首先由我发现、提出,我至少看到、听说不少于四个人公开或私下提出过。但他们局限于“政治诗”或“宗教诗”。我认为,仓央嘉措的诗歌作品,绝非“情诗”,也不是“政治诗”和“宗教诗”能够准确概括的。我姑且将它认定为一个人、一个作家贴近自我贴近现实的文艺作品,并且多有隐喻。他和屈原是接近的,在矛盾中,在乱世中。他的个性和思考,决定了他的行为,注定了他的命运悲剧。
第三:关于现在各类媒体、网络和许多读者、爱好者间流行的“冒名之作”或“伪作”,正在逐渐被多数人认识。不再值得谈论。但是,出于商业利益的“冒名制作”,应该到了打住的时候了。历史人物,可以演义,但要尊重历史。出版商和写作“枪手”,如果感到正常的文化的良心的图书出版工作难以为继,尽可以从事其他行业。读者自己,也应自爱自尊,远离“烂书”(特指个别唯利是图的书商)。比如,贩毒的就不会吸食毒品,并且还会得意地指责吸毒的人毫无自尊。
第四:《仓央嘉措圣歌集》仅仅是一个结论,而它的前提比结论重要百倍千倍万倍,那就是,民族人口可以在一个国家中以少数多数划分,但,民族文化没有少数多数之分,民族文学没有少数多数之分,民族历史没有少数多数之分,民族作家和各类人物没有少数多数之分。因此,一个国家中的各民族间、全地球各民族,都是平等的,都要相互学习相互尊重,特别是国家的各民族间,更需要相互学习历史文化民俗常识,于此多多少少有所了解,以利相互沟通交流、友善团结、共同进步。良苦用心,祈望明鉴。
第五:关于仓央嘉措这个人物,关于他的作品,关于他所生活的时代历史,关于他所生活时代的前后历史,关于同他相关联的各个人物,或者,仅就他诗歌的汉语翻译而言,任何一个人,一个时期,一个时代,都不会结束,都会得到延续发展。所以,我的译本《仓央嘉措圣歌集》也仅仅是“历史长绳”上的一个“牛皮结”,它已经拴系在那里。真理早已存在,只不过它总是以躲躲闪闪的样子同人类捉迷藏,弄得我们煞有介事地“追求”它。殊不知,有时“真理”就像一只蝴蝶,在一个阳光明亮的早晨,轻轻落在花园里蹲在草丛中正专注于同昆虫对话的孩子头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