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再想顾准

(2007-11-13 16:10:03)
标签:

砂土

防空洞

解放帽

大院

顾准

小店

分类: 人物
 

再想顾准

龙冬

 

《顾准文集》终于由贵州人民出版了,成了一本十分畅销的书籍。“顾准现象”也成了一九九五年中国思想文化界的一个重要话题,涉及他的文章日渐其多。

   

写下这个题目的原因是,我在一九九三年六月四日的《中国青年报》发表过一篇短小文章,叫《想起顾准》(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b12aa601000djj.html)。顾准生前的那几年,七十年代初,我也正好跟随刚刚从河南“五七干校”返京的大人住在学部大院的办公楼里,我们住7号楼,顾准住8号楼,离得很近。那时我七八岁,对一些人的印象,只能是用孩子的眼睛去看。这样的眼光,没有什么内容,可却是朴素真切的。《中国青年报》曾经发表的那篇短文,就是这样的东西。不如意的是,前次写顾准,由于报纸以电脑操作,部分段落无奈地被割掉了,有些遗憾,总想找个机会补记出来。

   

我还记得,顾准常常是独来独往,有些高傲的怪样子。他除了穿吊带裤这种在当时显得很特别的形象以外,就是脑袋上时时戴一顶白布帽,如同圣徒。那帽子其实非常随便,正是那个年代我们称之为“解放帽”、“制服帽”的白衬里。他那么戴着,别人看来,也有着与工农相结合,改造自身“小资产阶级”习性的感觉。

   

大概是一九七三年吧。一个天气暖热的黄昏,西天留着不多的残红。在学部大院主楼(1号楼)与历史所2号楼中间的防空洞工地上,我见到顾准独自散步穿行于砂堆之间。他倒背着双手,低着头,走一走又停一停,早已空寂的防空洞工地上支立着许多面砂土筛子。他突然快步走近,捡起地上的一把铁铣,一下一下拼命地往周围的几面筛子上扬砂土,几圈下来,他显然累得很了,就丢了铁铣回他的住处去了。

   

天热的时候,顾准有时去学部大院东墙外不远的一家小副食店买甜面酱,用碗端回去拌面条吃。这是我在一九七二年的印象。现在,这家小店还在,不过已经重新包装过,改成了一家公司的什么场所。我家现在住离小店仅一百多米的胡同里,每见小店,就容易想起顾准,那也是我们经常相遇的地方。学部的2号楼已经没有了,今天的空地成了小球场,一些离退体的老干部经常“聚球”,再就是院内两三处卖电器、衣服的商屋(汽车库)设在那里。6、7、8号楼也早没有了,变成了今天社科院的大厦,不少年轻陌生的面孔出出进进。

   

这几天想想,顾准这个人已经渐渐被许多人熟悉了,而我记下如此简单的东西,会不会给往后为顾准先生写传的朋友一点点参考呢?这样一位在漫漫长夜中勇敢地执著地探索寻求光明的人,不该有一部“事功”与“情感”很好地结合起来的传记吗?

 

顾准离开人世已有二十馀年了。世界有了这么大的变化,中国也与往昔大不相同。顾准这个“人”,还依然可以充当今天一切精神工作者的理想同希望,唤起人的责任。

                                                                  

1995年

 

另一篇: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b12aa601000djj.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阅读汪曾祺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