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边外的奥尼尔

(2007-11-13 14:15:35)
标签:

天边外

剧作家

戏剧

剧本

奥尼尔

美国

分类: 剧评
 

他来自天边外

——由奥尼尔想到的

龙冬

 

近期的戏剧在京、沪等城市大有起色。这个成绩我认为要归功于各剧院引进排演了一批国外的名作。

 

由此,一个设想产生了:剧院能不能在一段时间里集中地推出某位剧作家的主要作品?我所说的这些剧作家当然是外国的名家大师。如此,既可高质量地培养观众,也可以激发国内的作家参与到戏剧艺术的工作中。果真能够这样,我要首推美国的戏剧之父尤金·奥尼尔。

 

我觉得这个来自天边外的人距离我们最近,因为他用自己终身执笔的戏剧,向我们述说着人在科技、经济发达的冷漠社会里,为了守住自己的人性、尊严和身分的全部梦想。他们的探索和呼喊都是从身边出发去到远方的天边外,然后又从那里如同回声一样隐隐地向你倾述。

   

今年是奥尼尔诞辰一百一十周年。他的剧本在中国早已有了多种译本。但是,我国排演他的戏剧为数不多,印象里十多年以来仅有公开或内部的几出上演,它们是《天边外》、《榆树下的欲望》、《大神布朗》等。现在,我们还无法欣赏到奥尼尔更多的精美戏剧。

 

如果让一位仅仅是热心于戏剧的观众劳神废时地去阅读剧本,这非常不合理,固然奥尼尔的剧本及翻译是多么好读。任何的一位戏剧观众完全有理由要求欣赏演出,可是剧院的眼光、表导演的水平和财力的影响,都决定着能否满足观众的愿望。这是一个无奈的缺陷。如果使用美国人弗吉尼亚·弗洛伊德于一九八七年撰写的《尤金·奥尼尔的剧本——一种新的评价》来弥补这个缺陷,我认为姑且可行。一九九三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了这部由陈良廷与鹿金合译的近五十万字的学术著作。全书以剧作家五十部剧本的说明和分析为主线,并参照了剧作家生前大量的创作笔记,对作家与作品进行了一番全面而新颖的估价和诠释。

   

奥尼尔出现之前,美国只有一些商业性演出的剧场,之后才真正地享有了戏剧。以往,连美国人自己也疏于对奥尼尔的重视。这本书首先可以让我们从中看到作家的生活和思想。另外,就是他作品详细的剧情梗概。最为重要的是,我们可以通过作者对剧作家创作笔记的参照,通过这些剧作按年代的排列,了解到剧作“内在的自传性”,甚至热爱奥尼尔的人们还可以将这样一些自传的因素理解成为作家本人的一生,他的梦想,他的奋斗,他的家庭,他的矛盾和他充满着生命激情的悲剧。

 

前期国内的个别剧院,在集中排演过法国的一些作品之后,不妨把眼光转到伟大的奥尼尔身上。而我们作为观众的呢?又不妨在演出奥尼尔之前,先捧起这本厚厚的“说明书”,也许我们能够聆听到那来自天边外的召唤。

 

因为戏剧是人生庄严的梦幻的理想典礼,奥尼尔是设计、主持这类典礼的高手,他一定会为我们的剧场增色生辉,可是最终我们必须产生出自己的戏剧和作家,就像奥尼尔那样。

                                                                  

1998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沈从文的寂寞
后一篇:冯亦代先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