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曲辰
曲辰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952
  • 关注人气:8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尧舜史迹考》32

(2023-11-01 10:11:04)
标签:

历史

 

 

“潢阳”原本是“黄阳”

 

古人述史释地,多有同音异写或者书目刊刻脱误之处,这是个常见的问题。我们遇到这样的问题,就一定得多动脑子,多加研究,才能少出现错误之说。例如,清人马骕辑《绎史》引《公孙尼子》语:“舜牧牛于潢阳,尧举之以为天子。”而到了公孙宏的口中,“潢阳”则又变成了“黄河”,“牛”更变成了“羊”。其说为:“舜牧羊于黄河,遇尧举为天子。”

黄河中是不能放牧的,牧羊不行,牧牛也得照样被水冲走。所以这“黄河”之言自是错误的。那么,这“潢阳”又是哪里呢?这个“潢阳”第一个字是多了个三滴水,它本该是“黄阳”,亦就是历山隔着 《尧舜史迹考》32 水对面的黄阳山。

舜牧牛于黄阳是对的,牧羊于黄阳是错的,舜耕于历山无耕牛不行,但舜家较穷,其娶了娥皇、女英之后,才有了唐尧赐于的一群羊,此前他家应该是没有羊群的。

舜耕于历山,牧于黄阳,这是两座不同的山,虽然它距离很近,但中间隔着一条 《尧舜史迹考》32 ,不属于同一山脉:历山属于太行山北支的笔架山裔;而黄阳山则正是 《尧舜史迹考》32 水流域山间断陷盆地中央的熊耳山东支,熊耳山属于大马群山。

正因为如此,述史释地,在史书的地理志上,就得在冀地标明历山与黄阳山。但是,由于不确的史料将黄阳山或记为“潢——————————

见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

阳”或变为“黄河”,其记载也就跟着出现了错误,将历山与黄阳山两山合一,而记成了“历阳山”。《隋书·地理志》就是如此。其在怀戎县条下记曰“后齐置北燕州,领长宁、永丰二郡, 《尧舜史迹考》32

 

《尧舜史迹考》32

后周去‘北’字,开皇初郡废,大业初州废。有乔(桥)山、历阳山、大小翮山,有漷水、 《尧舜史迹考》32 水、涿水、阪泉水。”

现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其考订详确,应该是空前的。但是对于将历山与黄阳山合二为一、记载成“历阳山”这种错误,则是很难发现和纠正的。现在,我们将这个地图标识列在下面,并用红字标出一幅黄阳山正确位置的图,与之对比。其中原图标之以“历阳山“的地方,正是历山。

我们之所以要将史书上所载的“舜牧牛于潢阳”这个错误纠正一下,是因为在虞舜的史事中,有多项重要的事情牵涉到了黄阳山,如舜之选贤禅让帝位给禹时,唱以《卿云之歌》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