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舜史迹考》29

标签:
历史 |
历山及其周围的古文物
在涿鹿历山上及其周围,到处都存在着历史文物,它们都在无声地向走到这里的人们、懂历史与不懂历史者,诉说着它们曾经经历过的重要历史事件。
在历山上的四百多亩农田中,在历山周围的农田和村庄的街道旁,到处都存在着不同历史时期的陶片,它们最早的是龙山时期的暗纹黑陶,其陶器为轮制,经过刮削磨光后,有的再刮制出装饰性的暗纹。其陶器普遍烧造温度很高,以致于有的陶片薄如蛋壳,却非常结实。敲之能发出金属器物般的声音。
历山“洼蚀盆地”的西北角,有一处古建筑遗址,从其残存的磨砖构件上,我们知道这处建筑是比较精美的砖木结构,而且占地面积不小。竟管种地的农民年年要将田中残砖碎瓦拾出倒掉,但我们现在走进田中,还到处能看到拾捡不尽的残砖碎瓦,至于一道道垒成田埂的砖瓦,就更加显眼了。
历山的东面有一道山梁,叫做石板梁,那里的山梁上存在着桑干河盆地所控制的水系从各处山坡上冲刷出来的磨小了燧石、花岗岩、变质岩,它们都是泥河湾古人类制造磨光石器的好原料。所以,这里极有可能是上古时代的一个石器制造场。因为,过去只要走到这个浅山梁上,就会拾到很多石斧之类的石器。现在,这里虽然被人们垫了一层黄土成为农田。但是在这农田的渠道、小路上,偶尔还会拾到一些石器残件。2011年秋天,我的二弟开车送我和唐淑云到石板梁做田野调查,从下葫芦一上到石板梁上,我的二弟就在小路上就捡到了一个石斧残件,这个石斧没有使用过,大约是在制造过程中就成为了残品而被制造者遗弃。
历山南面,隔着一条季节河,向南进入到一个叫做水沟的地方,去年经省文物研究所调查,发现其亦是很重要的一处新石器时期遗址。
而在历山西侧的四顷梁和溪源村的街面上、道路旁则多有经雨水冲刷、自然塌落而暴路出来的地下文物叠压层。在溪源
村一处叫做寨山的地方,我同样捡到了龙山文化时期的典型黑陶残片。凡此,都说明:至少从新石器时期以来,这历山上,以及历山周围,一直有人类居住,并进行生产活动。唐尧、虞舜的历史活动,只是其中人类社会活动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