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尧舜史迹考》6

(2023-10-24 10:10:25)
标签:

历史

 

 

望都县的尧母陵

 

在唐县南面的望都县历史悠久,传说五千年前中华民族始轩辕祖黄帝之孙帝喾就生活在县域西北,帝喾第三妃庆都生尧于丹陵尧被封为唐候后,筑城奉母居住,并将此城命名为庆都城。 夏、商、周三代庆都城属冀州。秦王赢政十九年(公元前228年),析庆都邑为二县,北部为曲逆县,南部为庆都县。庆都县治故县(今固现村),属恒山郡。西北以与曲逆县为界,地域包括今唐县、顺平县一部及望都县大部。

 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改置望都县。县名根据古传说尧居尧山,其母庆都居都山,尧常登山眺望母亲,谓之“登尧山望都山”,而有“望都”之称。王莽篡汉后,诏令全国郡县更名,望都县取雨顺风调之意,更名顺调县,属常山郡。东汉建武元年恢复原名,仍属冀州中山国。公元439年北魏拓跋氏统一了北方,望都县为北魏辖地,属安州(今定州)。北齐天保三年(公元552年)望都县废,地域并入北平。隋开皇六年(公元586年)分北平县复置望都县,属定州。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分安喜(今定州)、北平二县部分地域,置武定县,不久复称望都县。后因故县(固现村)经战乱久废,于是在今县治处开池筑城,贞观八年竣工,县治迁入至今。金大定七年(公元1167年),望都县更名海山县。大定十三年(公元1173年),又改海山县为庆都县。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庆都县隶属保定府。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乾隆皇帝出巡正定滹沱河,回銮路过庆都县,谒尧母陵,认为以尧母之名称县,是对尧母的不恭,应有避讳,颁诏复称望都县。19421月晋察冀边区为纪念三地委组织部长郗晓峰牺牲,改称晓峰县,6月为纪念逝世的晋察冀骑兵团团长刘云彪又改称云彪县。19465月撤销云彪县,恢复望都县名称。

《尧舜史迹考》6 望都县历史上是唐尧生母庆都所居之地,县城内东南角,原有尧母祠、尧母陵,鸡鸣井等建筑,清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邑令李天;乾隆五十年(公元1786年)知县沈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邑令赵启心等多次重修。尧母陵四周绕一墙,计一百一十五丈。头门二门是为砖墙,左右各开二门,殿龛祀奉尧母神像,前廊壁嵌石刻诗,殿东竖一碑,阳篆尧母陵三字,字径三尺,为明万历年间蕲水司农部郎朱昌篆,碑阴刻杨绍程撰文,傍竖明朝县令原秉谦碑,西竖一碑,邑人太守麻典撰文;殿西侧三十步隔一垣墙,矮架木坊横额曰:“尧母陵”进二十步有“鸡鸣井”,投入井中一枚钱币,就能听鸡呜声。井东有大碑一,清康熙年间尚书汤斌撰文,亭北五步即陵。经抗日战争,文化大革命,陵庙俱被破坏,仅剩下后面的围墙,称“五凤楼”。

望都县现在仅存的尧母陵庙后墙照片

《尧舜史迹考》6

光绪三十年版《望都县新志》上的尧母陵庙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