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尧舜史迹考》

(2023-10-22 11:56:50)
标签:

历史

 

 

  

 

无论任何国家,历史越久,其难以弄明白的历史谜题也就会越多。中国,是具有近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五帝时期关于黄帝、颛顼、帝喾有争议的历史谜题就不少,然而关于唐尧、虞舜历史遗址、遗迹等有争论的问题就更多。所以,在张家口网的《涿鹿论坛》上,就有一位网友发帖子说:“关于舜之家乡,有河南的濮阳说,历城县说,孟州市说,有山东的济南市说,鄄城县说,诸城县说, 还有山西翼城县、垣曲县、襄汾县、永济县、以及浙江上虞县、余姚县说,更有安徽东至县、河北涿鹿县等各种不同的说法,各地都言之凿凿,也举有史地书籍的记载,你说说,这该让我相信哪个是真的呢?”

虞舜的史事是如此,唐尧的史事也一样。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人都有一个荣耀之心需要满足,如此,凡对于历史上的名人,也就总是爱想弯设法地说得和自己有些关联才好,这就是郦道元所说的“遥情受用”问题。于是历史上述史、释地,也就产生了穿凿附会之举。汉代之前《尚书》中只记载有唐尧、虞舜的史事,而没有黄帝、颛顼、帝喾的史事。所以,唐尧、虞舜的史事附会,也就比黄帝、颛顼、帝喾更早、更多。

现在,人们认识到了利用历史遗址开发旅游,可以得到很大的经济利益,于是乎对于史事的穿凿之风也就更猛、更烈。甚至有一些爱钱胜过爱真理的所谓“专家、学者”,哪里召开为地方旅游服务的“史事学术研讨会”,他都会一场不拉地参加,哪里给红包,不管历史观点正确与否他都会撰文支持。于是乎新的史事附会也就泛滥成灾!

自古,“假做真时真亦假”,对于中华文明历史及历史人物,说法越多,“遗址”所在之处越多,历史的可信程度就越低,乃至造成的由怀疑而不相信,这亦是个必然。

在这个时候,研究历史要说真话就非常困难。但此时的求真务实也就最为宝贵!本书就是旨在对唐尧、虞舜的史事、遗址、遗迹,以及一些记载的真伪进行考证,这个事做起来非常困难,甚至会受到一些人的反对,但是,它则是很有意义的。

无论古今,凡任何事情,它都有一个事理:如史载“舜耕于历山”,全国各地有记载的“历山”很多,但是,无论其记载的历史有多久,这所谓的“历山”上根本就没有耕地,甚至连耕地的一点痕迹都没有,它当然就是假的。再比如关于“妫汭”,它本来就是个非常具体的地名,是妫水弯曲而围绕的地点,也就是《山海经》所说的“水周之”之处,有的书愣说这是两条河流,分别叫做“妫水”和“汭水”,而且流向不同,这显然就是附会。

在作历史考证当中,所有遗址都应该进行实地察看。但由于个人经济上的困难,有些应当实地察看的地方,还没有走到,这是一个很大的遗憾。今后如果经济状况有所改善的话,我想将此补上。此书由于是重在对唐尧、虞舜史事、遗址的考证,书名亦就定之为《尧舜史迹考》。由于未能对所有有记载的遗址走遍,书中所存在的缺点乃至错误,肯定是不少的。这一点希望读者多提批评意见,以便今后改正。

               

                2013113于张家口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