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甲辰龙年展望

(2023-12-31 12:02:28)
标签:

龙年话龍话龙年

旅游观光

时尚

文化

颐翁诗词

分类: 龙年话龙
 甲辰龙年展望  甲辰龙年展望 甲辰龙年展望 甲辰龙年展望 甲辰龙年展望

                             甲  辰  龙  年  展  

        明天就是甲辰龙年元旦了。按照天干地支六十年一个周期的计算方法,公元年份数除以12,余数有8的年份,都应该是龙年。2024除以12等于168,67当然也就是龙年了。面对2024年,我们应该说些什么呢?全球经济增长将放缓,据说经济增速将保持在2.5%左右。但瑞银强调2024年地缘政治会带来更多的市场波动。如美国总统选举、巴以冲突、俄乌冲突等等,明年政治经济都有许多不确定因素。需要关注的焦点很多很多,但愿能让拜登下台,少一些世界核大战的因素。那该死的老东西,巴不得有许多人为他殉葬。最好尽快结束俄乌冲突,让两国老百姓过上安稳的日子。
         我国自尧舜以来,一直用“干支历”来记录时间,即由10个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12个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按照顺序组成60个组合,分别用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据说属龙的本命年朋友应当穿红裤衩,可以避免一些灾祸发生。中国的天干地支计时,有年月日时四个系列。合起来就是您的八字。据说人生八字决定了您的命运。您不信也就罢了。何必去费那脑筋呢。有时间多学点有用的知识还是必要的,俗语说,艺不压身啊。国内众多青年人找工作困难。需要我们关心照顾。各个有能力用人的企业单位,尽量多招聘一些青年人就业,为国分忧。有能力承担公益活动费用的朋友,多多投入一些救助资金。当然最好是逐步展开颐翁所倡导的社会簿记论。颐翁有诗叹曰,
    日月轮回甲辰龍,为国分忧奔大同。贫富差距莫再大,支边支农莫放松。
     降息受惠惠实业,百姓福祉稳步升。团结互助心相印,乐友群聊好文朋。
网上搜的资料附后

“青龙得位,十谋九成”    这句谚语表达的含义是,在“青龙得位”的年份,人们受到龙的力量的影响,几乎所有计划都能成功。在神话中,龙是至高无上的存在,象征着尊严和权威,是幸运和祥瑞的象征。 尽管这句话中有很大的神秘色彩,但也强调了个人的努力与机遇的结合。正如人们常说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句话强调了天时的重要性。然而,它并不鼓励追求不道德或不诚实的目标。只有在诚实、踏实的前提下,人们的努力和计划才能如愿实现。 十二生肖中位居第五,与十二地支配属“辰” 一天十二时辰中的“辰时”,上午七时至九时又称“龙时”。公元除以12余数是8的年份年号,都是龙年。    虽然龙是十二生肖中虚构的动物,但国人对它却是又敬又怕,有一种特殊感情,龙的地位之高任何动物也无法与之比较,中国人心中,它是一种能呼风唤雨,腾云驾雾的神物。帝王自称自己是真龙天子,百姓自己是龙的传人。人们发挥出无穷的想象力,将龙说得神奇而伟大,把各种动物的形象聚于龙一身、有兽的野性、人的悟性、神的灵性,并创造了许多龙的传说,这些传说经过民间的加工和文人的润色后,更加令人神往了。人们敬龙、爱龙的心理更升华为一种崇拜。也许,这也是龙成为生肖的文化因素。      龙年出生的人,因有神龙般神秘变幻莫测的特质,所以个性令人难以捉摸。属于富有野心的梦幻家,喜欢冒险、追求浪漫的生活,同时性情淡泊、不拘泥于世俗之见,自然而然给人一种大人物的风范。     龙年出生的人心似汪洋变幻莫测,平日看来很懒散,整天坐着看电视,自己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当。可他一旦站起身来行动时,却比一般人更积极,更具有雄心壮志。     龙年出生的人具有梦想家的倾向,所以当他为自己的梦想奋斗时,是十分热烈,可是一遭受挫折,这种热度立刻减退,灰心丧志,不肯再继续做下去。依据统计,一旦受挫便不再努力,立刻消失无踪的人群中,龙年生人占了十分大的比率。正因为龙年出生的人具有这种瞬间热衷事业,瞬间又心灰意懒的极端个性,所以龙年出生的人不适合担任长期固定的办公室的工作,龙年出生的人应该尝试能发挥个性,较自由自在的工作。

龙年出生的男性具有很强烈的奋斗性,女性也十分顽强,因为龙年出生的女性有时表现出超过一般女性工作能力的女强人姿态,这种表现常导致男性的畏惧感,而延误了她的婚期。不过就一位现代女性来说,龙年出生的女性是能外出工作、帮助家计、典型的成功女性。    龙年出生的人天生具有权威感,任何事都无法吓退这条龙。属龙的人对关心自己前途的事懂得最多最正确,他们通常有着令人惊异的目标使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