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活跃气氛,免得枯燥 附上
原作于 2008-07-12 双十七 慧猜体诗词 读法 请君自悟
旧作重发
成本论大纲 (八)
成本的循环与流转
马克思对资本的流转过程,作了极其详尽的描述。我们不妨以此为依据,描述一下外缘成本法的企业成本和社会成本的衔接,以及成本流转过程。并说明在社会簿记机制下,外缘成本与计划价值的流转过程。
其总图示为 G---U···(
P )···U'----G'
G,为企业和社会投资前的资金准备,U,则为由资金转化来的设备和各种物资,P,为生产过程和经营运作过程,U',为新产出的产品或物资,G'
为通过市场流转转化来的资金。 因为在使用符号和排版编辑上的障碍。我不得不把我原来呈报给当年研讨会的,外缘成本法刍议一文的底稿的部分图附上。借以说明外缘成本中的
C , m , g 项,变化为各自带 ' 的转化形态及其增量的形成。最后合成为 U' 项。

顶部红字是时任黑龙江会计学会秘书长何光裕在研讨会后把底稿返还给颐翁时写的留言。
对二元一次方程解及其讨论 (略)
外缘成本图像的实际意义在于,他可以帮助我们选定和调整外缘成本点 ja 和
xb确定标准成本线和反比成本线,据此开展经济计划核算工作。同时,可以帮助我们确定企业和社会合理的超额收入范围,劳动报酬水平和社会积累水平。它从数理上解决了把经济计划工作与经济核算工作结合起来的可能性和可靠性。由此可见实施外缘成本法搞社会成本控制的第一步,就是制定和下达外缘成本控制指标,以及计划价值指标。在建立和健全社会簿记机构的前提下,随时掌控,汇集,分析积累和消费的动向,以便及时实施投资(
C )税利( m )计价( U
)以保持国民经济发展的平衡关系。此为实施外缘成本法搞社会成本控制的第二步。随之而来的就是组织市场交换,实施投资计划,调整税率,改变劳动组织方式方法,制定新的经济计划和实施新一轮外缘成本及其计划价值控制等等等等。如此循环往复,保持经济的连续性和平衡发展的态势。
上述引述的颐翁早年的论文片段,只是提供以外缘成本法管控社会成本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价值管理的一种思路而已。因为还一直只是停留在理论研究状态,尚无付诸实践。难免有诸多疏漏之处。望求同仁与之一起切磋探讨。
经济波动的主要原因,是各行业,地区,产业层次以及产业技术间的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反映在价值表现上的不平衡,人们的各种需求的不平衡。这些不平衡,当然要靠货币的价值弹性来维持和维系其相对吻合状态。而不是要靠各类使用价值票证去限制或计划指标来额定。上述这企业和社会的价值决定,就是外缘成本和计划价值运作的实际意义。这也就是社会主义经济在经济波动中,不至于发生像资本主义那么大的波动的主要依据。资本主义在当今经济运行中,当然也会逐步摸索到这一点。这就是所谓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的秘密所在。虽然也有,比如西方经济学中的经典名词沙普利值(Shapley
Value)等,也对其价值计划安排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在其没有实施外缘成本法和社会簿记之前,资本主义的计划价值决定,肯定还是十分笨辍的。更何况他们的责任占有制,远还在深深受制于私有制的桎梏之中,而不得不借助于资本的极度虚拟,来尽量膨化掉那些桎梏的羁绊。但那又谈何容易啊,总不能把所有底层穷人都培养成为不劳动的懒汉吧?!由此也可以看出,信仰和进行劳动改造,对人类是何等的重要!失去信仰和劳动改造,人类将在迷茫中,自相残杀,甚至于走向自我毁灭的核战状态。
外缘成本法的意义还在于,他指明了成本形态变化的重心的转移。如果说,资本成本形态,是以企业成本为主体的成本形态概念的话,而外缘成本形态,则是以社会为主体的成本形态的概念。当然由此而产生的会计革命性变革,也正在发达国家酝酿。现据说法国和日本都有了大会计的概念。当年于光远曾有过,社会生产费用的大会计概念的提法。以全社会为核算对象,而不是单以某一企业或行业以及地区的局部核算,来看待经济运转。譬如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等等。这也正是发达国家想搞技术封锁,国际分工,长期管控发展中国家,鼓吹所谓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企图所在。由此可见,外缘成本法的企业成本核算概念,更能与大会计的社会成本核算接轨,更适合中国搞自己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这也许是后来颐翁的《外缘成本法刍议》论文,获得全国中青年优秀论文奖的原因之一。此是后话。
与资本流转相似的是,除前述 G---U---G'
之外,同样有其从商品和物资流通市场角度观察的 U---G---U'
以及纯证券市场流转的 G···( G )···G'及期货市场流转的U···( U )···U'
的社会成本流通公式。这主要是为说明现今市场计划价值决定的虚拟性复杂性和多样性。从表面上看,社会主义市场与资本主义市场,已经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了。但您不要忘了,各大主体骨干企事业单位的决策层,仍旧都是在政府的安排和掌控之中的。各行业和地区的经济命脉,依然掌控着中央政府的决策层手里。这可是我们经济运转的终极支撑。只要我们不过分虚拟,不随意滥发货币,随时为过剩的生产能力,找到扶贫支边和增强国防力量的支点。随时适度提高国民的消费水平等等等等。我们就一定不会出现像西方国家那种滞涨轮回的停滞状态。我们绝不能搞西方那种以私有化为核心的改革,更不能搞分散主义的经济发展模式。这似乎也是若干资本发达的富国敌视中国,害怕中国的原因之一。而我们自己国内也确实存在着若干不安定的因素。但从与发达国家经济学理论比较,我们在数理经济学方面,尚稍显欠缺。我们的经济研究急需精细化和数理化。本人从搞经济理论研究一开始,就特别注重这一点。并有若干数学公式问世。这外缘成本法和计酬劳动与成本关系,以及计划价值构成等均有数学公式和数理逻辑为依据。我相信,一旦我们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以数理为依据的研究形成风气,我们的数理经济学定能超越西方经济学理论而屹立于东方大地。我们的经济学不应当只限于纯逻辑推理和社会道德道义上的论述。因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还在于经济利益的驱动。政治思想教育鼓动,是必要的。但终究不能以此来取代经济利益的驱动。我们应该从会计学财务学货币学等等多角度的综合,取得数理经济学的突破。同时也不要一见到边际效益学说就全盘否定。没有数理学的支撑,经济学将变得软弱无力。我们盼望各个大专院校和致力于经济理论研究的青年朋友们,不要光去拾人牙慧。自己独创出有中国特色的数理经济学理论来。颐翁有诗叹曰,
成本流转细寻踪,社会簿记理论通。数理经济学问大,有赖精英壮志弘。
虚实比例待厘定,以虚带实漫称雄。华夏舞台演共有,尊儒竣法耍天龙。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