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论大纲 (七)
计酬劳动与成本
天赋人权,即,人生下来就应当是平等的。可由于时间地点人际关系背景的差异,从生下来就已经存在着事实上的不平等。但作为调整人际关系的法律,应当尽量保障人人生而平等。这就是天赋人权的含义。人权,包括生存权,居住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物权等等,由人权宣言规定的权利。由此而产生了最低生活保障线和失业救济金、住房补贴等等。如果代表社会的政府不能保障人权,则当事人人人有权起而反对政府。这也是人权。
社会主义社会应当比资本主义社会有更充分的人权,这是不言而喻的。否则政府就不能取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社会主义实施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反剥削制度原则。任何人在法定年龄内都必须从事力所能及的劳动。社会主义社会不能容忍所有有劳动能力的人,在法定工作年龄内不去工作,而靠剥削他人过蛀虫生活。对在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而逃避劳动的人,必须予以法律的制裁。这就是以劳动改造人类社会道德观念的必要措施。社会主义应当是没有了剥削制度的法制社会。劳动权,必须由政府做最终保障。政府若不能保障劳动权时,就要提供失业救济金。社会主义是计算劳动报酬的劳动。即所谓计酬劳动。计酬劳动与雇佣劳动有着本质的区别。他是劳动人民以主人翁姿态,出现在劳动现场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工作状态。因为这是在共有制和责任占有制状态下的劳动,是参与了占有权的个人在明确了分工和职责范围内的劳动。而不是受雇于财产占有者的雇佣劳动。当然在还没有完全实现共有制的状态下,人们尚很难理解雇佣劳动与计酬劳动的本质区别。特别是在还没有实行社会簿记和外缘成本法的状态下,人们还只能像在雇佣状态下一样,在业者成本中领取大部分劳动报酬。而不能在成本之外,去分享超额收入。这就是为什么,颐翁还要辟专章,来论述计酬劳动与成本的主要原因。
在劳动者是为业者雇佣的状态下,或是在劳动者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是财产的主人的状态下,人们的劳动多数是被动的,甚或是被迫的。尽管业者或领导者会用各种宣传和鼓动手段,说明劳动者是在为自己劳动。但还是必须采取各种管理手段和奖惩措施来维持劳动者的积极性。否则,低效和怠工甚或是罢工是不可避免的。特别是对资源能源设备等等的浪费,都是无法有效控制的。这就是所谓资本成本
K 中的 C
的命运。而计酬劳动,劳动者已经知道自己是财产占有者之一,又可以按外缘成本法,在成本之外获得超额收入的情况下,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与成本中
C 是成反比例变化趋势的。即在计划价值量 U 已定的情况下,外缘成本 K 中 C 的消耗越大,超额收入 ch
就越小。请看公式, U
= K + ch K
= C + g + m U
= C + g + m + ch
在
U 和
g m 都已经明确确定的情况下,C 与
ch
自然是呈彼此相互消长的反比关系。即您节约越多,收入会越高,您若浪费了能源,材料,设备等等,自然会减少了自己的超额收入。这在抽象的公式上您是感觉不到的。但在各种形式承包责任制的实践中已经有过十分明显的效果。但现在这里不是承包制,而是外缘成本法中,此消彼长的成本消耗与超额收入的关系。马克思说“真正的经济---节约---在于节约劳动时间,即最低限度的,降低到最低限度的生产成本,但这种节约就等于发展生产力”当然,在资本成本形态时。同样可以通过各种经济手段,如责任会计中的预算体系和定额指标体系等。这些有效的经济管理方法,会计核算方法等,都在实践中取得过较好的经济效果。但在外缘成本法中,这些管理职能和技巧的作用,不但不会消失,反而会更加有效地发挥得淋漓尽致。这主要是外缘成本里劳动者个人收入大都已经拿到成本之外去,作为超额收入了。除作为基本生活资料价值的社保基金等之外,人们主要是竞争超额收入的多少。而超额收入的提高,一方面是劳动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则是靠资源能源的节约和设备利用率的提高。也就是说人们只有靠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向市场需求全方位的多样性和质地的提高要效益了。这正好与业者的经营目标是合而为一的。而不是再像资本成本时期那样,业者与劳动者收益是相互背离的。
马克思虽然没有预见到,社会主义还会有商品经济或曰市场经济的存在。但马克思在论述未来簿记将更为重要时,曾经指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消灭以后,但社会生产依然存在的情况下,价值决定仍会在下述意义上起支配作用:劳动时间的调节和社会劳动在各类不同生产之间的分配,最后,与此有关的簿记,将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重要。(注意,马克思说的是价值决定,是簿记将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他指出,时间经济以及有计划地分配劳动时间于不同的生产部门,仍然是以集体为基础的社会首要的经济规律。甚至可以说这是程度极高的规律。(注意,是规律,是程度极高的规律。)然而,这在本质上不同于用劳动时间来评定交换价值(劳动和劳动产品)。当然还有许多相关的论述。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我们只是把这计酬劳动报酬与成本成反比的问题理论化,就足以使劳动时间的节约,这个隐藏在社会簿记核算背后的秘密揭示出来,供计划价值服务就够了。颐翁在他的外缘成本法论文中,曾以下面的公式来表述, 即, U
= j
+ x 和 U = j·x (图形请看下篇)
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并给出了调整定额指标的计算图形。
有些朋友担心,没有了强烈权力欲和发财欲的支撑,管理者们会失去投资经营的动力,会否出现谁都不愿意作为业者来投资的问题,或者是他们多数以消极怠工的姿态对待政府。这您就放心吧。因为超额收益在劳动者与业者之间的分配比例,以及超额收入的总规模,是由政府掌控的市场和社会簿记机构,通过各种税收政策,股市债市基金等等经济政策所调节的。不过谁要是想发大财,甚或是垄断某一行业,那几乎是不可能的。当然,有代表社会的国家精准的预算控制和经营管理的把握,出现破产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这也就是说,政府代表社会,既保护了劳动者的利益,也保护了投资者的利益。同时也有效地保护了所有消费者的利益。您不信?那就让实践来证明吧。当然问题不会是一帆风顺,一股脑全都解决了。而是有一个逐步实践和过渡的过程。但绝不会出现像现在这种,以一个接一个的经济危机形式,以资源能源和设备的任意挥霍等等来体现。即便是有一部分精英不愿意为社会做奉献,也没什么了不起。这正可以考验他们的信仰和道德的底线。远比着力搞什么所谓的顶层设计,背离甚或背叛劳动人民意愿要好得多啊。
所谓顶层设计,不应该是人浮于事养懒汉养蛀虫的设计,或是只耍嘴皮子的政客争斗的设计。而是必须要有一定比例的基层劳动者参与其中的民主议政的设计。顶层设计必须是精兵简政,额定政府人员,额定预算,兼职兼薪,逐步压缩行政人员,依法行政的设计。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把人性改造为以劳动为荣,以不劳而获为耻的德行,逐步使劳动不只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而是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智慧的方式。正因为收入的大部分都在外缘成本之外的超额收入里,才使业者和劳动者齐心一致,有了团结一心,合作发挥各自聪明才智的余地和可能。计酬劳动收入与成本的反比关系,与雇佣劳动收入与成本的正比关系,是两种性质完全相反的关系概念。这就是颐翁为共有制和责任占有制条件下设计的外缘成本法,与私有制资本成本形态下的内绣成本法的本质区别。毋庸讳言,颐翁是站在大多数劳动者一边说话的,而不是为少数利欲熏天的说客和某些精英着想的。
人类迟早会找到和醒悟到,劳动者与业者共同利益的支点。这就是所谓的外缘成本法。但那还不是共产主义的真意。那还只是由资本成本形态向完全社会成本形态的一种过渡而已。成本形态的系列变化,虽然还没有被我们全部看清,但似乎已经向我们展示了其基本脉络。即,
简单商品生产时期 W = C + V K= C
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时期 W = C
+ V + m K= C + V
社会主义商品生产时期 W
= C + g + m +
ch K= C + g +
m
未来共产主义生产时期 W
= U K=
U
总结一下,共有制与责任占有制条件下的计酬劳动,与其外缘成本法的成本,是成反比变化的相反相成的关系。社会簿记只有在代表社会的政府组织下才能形成。会计的革命性变化,或迟或早地肯定会发生。因为产权社会化的大势所趋,已经到了非搞簿记社会化和会计革命化措施不得已的时候了。否则,这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和各种危机都将陷入迷茫之中。只有把劳动者利益与经营者利益紧紧捆绑在一起,而不是剧烈的消长分崩离析关系,才能控制规模,控制虚拟,控制挥霍,控制各种各样离奇古怪的怪事件频发。颐翁有诗叹曰,
计酬劳动主人翁,公认劳动最光荣。不劳而获人知耻,廉洁奉公奔大同。
觉悟法制民依法,社会簿记法需弘。个人发财不可大,共富问责理自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