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发展的问题所在 9
商理商道的前世今生
历史上的商朝,应当是方方面面都有了一个大变革的时代。这是一个由比较分散的各个原始群落组织及其松散的联合,转变为越来越强大宏伟且有了文字记载的政治经济合而为一的所谓奴隶时代。其强大宏伟的原因是因为有了比较公认的货币(贝壳)物资交流以及相关的军队组织系统。后来西周以恢复分散群落组织联合的分封体制,取得民心民意而延续下来。其实周能灭商,并不是由于周有强大的军队。而是由于商朝内部纷争,军队和官僚腐败等原因。所以后人才编出许多神话故事,即所谓《封神演义》来颂扬姜子牙及周公和武王等的各种故事。但商作为一种彼此交流交往的行为方式,却在华夏长久保留下来了。而且作为华夏不断统一的融合剂而逐步得到了发扬光大。每当历朝管理机构庞大,养不起那么多军队时,必然会分崩离析。而商作为华夏统一的融合剂,其核心当然是商理商道的利他思维模式。
据说,燕子是商人的图腾神鸟。还有一种说法,即玄鸟为凤。商人图腾神鸟是玄鸟—鳯凰。甲骨文中的商字,上部跟甲骨文鳯字的上部相同,犹如凤凰的鸟冠,商人以此作为凤凰的代表。由于商人图腾神鸟为凤,因此商字也由凤构成。下部的“冏”是穴居之形,象征商人先祖的居住地。《诗经·商颂·玄鸟》记载:“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甲骨文中的商字,本义至今未能解开,但商字的字形,却暗含了不少史书记载的商人起源的历史。也就是说,商字很可能是商人自己创造的,与帝舜赐商之说无关。商朝又称殷、殷商,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夏朝诸侯国商部落首领商汤率诸侯国于鸣条之战灭夏后在亳(今商丘)建立商朝。其后裔盘庚迁殷(今安阳)后“殷商”并称。从公元前1600年至前1046年,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是“先商”;第二阶段是“早商”;第三阶段是“晚商”,前后相传17世31王,延续600年。末代君王商纣王于牧野之战被周武王击败而亡。商朝是处于奴隶制鼎盛时期,奴隶主贵族是统治阶级,形成过庞大的官僚统治机构和军队。
说这些商史的目的,还是在于说明商理商道的古老起因于人类文明的利他思维起源不容忽视,而不能以所谓兵道来毁灭人类文明。兵道曾经在人类文明发展中起到过相当大的推动作用。但在资本市场达到顶峰阶段,达到虚拟无边排斥人类自己的时期,有必要重提商理商道的历史功绩及其利他思维模式。唤醒人类社会文明初始的利他而繁荣时代的辉煌。逐步以商理商道取代兵道而和谐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实现人类有责任担当的自由人联合体理想时代。当然在商道上也并不都是利他一种人物存在的。无情而残酷的商业竞争正在当今资本市场上上演着。特别是以兵道和官场为背景的商道竞争。正在青年一代,甚或是孩童之间展开,所谓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等等。其残酷程度已经和正在泯灭着人类善良文明的商理商道商德的践行。颐翁有诗叹曰,
商德泯灭当今市,资本横行缺笼头。社会簿记论天下,大同思维共禅修。
莫以善小而不顾,弘儒法随写春秋。利他和谐盼早教,德育先行福筹谋。
网上搜的资料附后
《尚书》上载商朝“不常厥邑”,老是搬家,经常迁都。《史记·殷本纪》记载:“自契至汤八迁,汤始居亳”,也就是商汤灭亡夏朝以前,统共搬了八次。具体怎么个搬法,历史久远,文献失考。
但别说帝舜时代了,就是夏朝是否存在都至今存疑,因此帝舜赐商之说很难让人信服。但如果不是帝舜赐商,那么商朝之商又是怎么来的呢?甲骨文卜辞中,的确有商人始祖之契的记载,但并未有帝舜册封契的记载,也没有提及商朝之商的来历。不过,甲骨文卜辞中有“商”字,商字的字形却透露出了一些商人起源的信息。 盘庚迁殷之前,商朝频繁迁都,大约公元前1300年时,商朝第十九位君王盘庚将国都迁到北蒙,改名为“殷”,从此商朝国都才稳定下来,在此建都长达270余年。因此,甲骨文卜辞中称呼己方军队为“商方”,但《史记》、《尚书》等史书中称之为“殷”,两种方式并存。 需要注意的是,商人并不自称“殷”,而是一直自称“商”,称呼都邑是“大邑商”或“天邑商”,周朝人才以“殷”称呼商人。帝喾有阏伯与实沈两个儿子,但这两个儿子不仅不能和睦相处,反而互相残杀,于是高辛氏帝喾就惩罚他们,将老大阏伯迁到商丘,让他主祭商星:把实沈迁到大夏,让他主祭参星。由于商星在东,参星在西,此出彼没,永不相见,于是阏伯与实沈从此就无法持戈相向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