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国政治经济五花八门,各具特色,岂能一概而论?这才有一般商论之外的特色商论。这也是颐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模式悟出的道理。许多经济研究者总是好从抽象概念出发,从姓社姓资出发,从所谓三个世界或所谓新兴市场经济体,什么发达国家,什么发展中国家等等。从概念到概念,提出问题,论述问题。结果不但于事无补,反而越搞意见分歧越多越大。弄得相互剑拔弩张不亦乐乎。倒不如摈弃那些泛函模糊的概念,实事求是地从现实彼此商事实际出发,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更便捷有效协商商定具体可行性商事商见决议办法。多边谈判只能商议个大概商事原则。具体还要通过双边商议具体问题的具体办法才能执行起来。甚至需要有十分具体的协商条款指定具体人员来执行。这就需要有特色商论理论认知做指导。
世界各国之间多有误会。包括历史的和现实的误会。虽然有些时候是故作姿态的表示其商见观念。但综合起来还是有其经商踪迹可寻的。像特朗普这种公开提出美国优先的人,毕竟是少数。平等协商的商事总应该是大多数。美国在二战中做出过贡献,当然应当肯定。但美元作为世界货币这么多年,美国也占尽了推行货币主义的便宜。这些年,美国到处发动战争。其实捞到的好处并不多。过去是靠冷战,鼓吹非市场经济国家威胁市场经济论。现在也还是鼓吹中国不是市场经济国家。可非市场经济国家何时侵略过市场经济国家呢?倒是欧美那些老牌资本市场国家常常采取炮舰政策。
当今世界首先就应当承认各国的商事差别差异。即各有各的特色商事。只有承认差别差异,才可以彼此协商商议具体的商事关系及其解决办法。而不能动不动就挥舞制裁大棒,威胁世界和平。现代有核武的国家所拥有的核武器数量已经可以把地球毁灭多次了。美国的核武大棒已经不太好使了。在局部战争没有捞到多少好处的情况下,核大战就更没有好处可捞的。所以,奉劝那些拥核国家还是脚踏实地搞点商事研究。特别是多搞点有关各国的特色商事研究。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分门别类的商事对策。不然,连你的盟国也不会买你的账的您说是不是。而且动不动就以退群相威胁。这种霸凌主义及其言论行动相比特色商论实在是败招。各国商事特色彼此多有互补成分。协商解决各种争端争议分歧必须放在双方多方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商议解决。论武力,美俄虽然都是老大。但似乎还有多方面的商谈余地。可以商谈解决的商事为什么一定要剑拔弩张呢?似乎还是彼此不了解对方的特色商事,各方都要有针对性地提出商讨意见建议进行协商才好。颐翁有诗叹曰,
各国商事多特色,特色协商会商多。商会商多商议好,好商好谅好琢磨。
琢磨各方求互补,补议友群共商德。商德常在思长远,远赴重洋商各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