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子道德经释义10

(2022-05-11 11:38:35)
标签:

老子道德经释义10

旅游观光

诗词歌赋

文化娱乐

颐翁诗词

分类: 杂谈评论类
老子道德经释义10 老子道德经释义10 老子道德经释义10

           绝圣弃智  民利百倍   老子释义   10

 

      老子道德经18、19、20章

          18章    大道废  有仁义     智慧出  有大伪 

                      六亲不和  有孝慈    国家昏乱  有忠臣

     经典释义   大道毁坏之后,才产生仁义。   智巧出现之后,才产生虚伪。
                        六亲不和之后,才产生孝慈。   国家昏乱之后,才产生忠臣。

          19章    绝圣弃智  民利百倍   绝仁弃义  民复孝慈
                      绝巧弃利  盗贼无有   此三者以为文  不足
                      故令有所属:
  见素抱朴   少私寡欲  

        经典释义 去除圣贤的名位,不使用智巧治国,百姓就会获得百倍的利益。
                    去除仁爱的虚名,抛弃信义的尊贵,人民就会回到孝慈的本性。
                    大家去除投机取巧,抛弃自私自利,社会上自然没有人做盗贼。
                    但是只用这三种德行来宣导教化人民,还是不够的。
                    必须要有准则让大家有所遵从依归:
                    生活简单,保持质朴。  减少私心,降低欲望

          20章   绝学无忧   

                 唯之与阿  相去几何  善之与恶  相去若何
                 人之所畏  不可不畏  荒兮  其未央哉
                 众人熙熙  如享太牢  如春登台
                 我独泊兮其未兆  如婴儿之未孩  儡儡兮  若无所归
                 众人皆有馀  而我独若遗  我愚人之心也哉  沌沌兮
                 俗人昭昭  我独昏昏  俗人察察  我独闷闷
                   澹兮其若海  鮏兮若无止
                   众人皆有以  而我独顽且鄙  我独异於人  而贵食母
                      (心情恬静,音:淡)。鮏(风声,音:辽)
       经典释义   摒弃智巧的知识,就没有烦恼
           别人看不看得起我,有什麽差别?别人说我好或坏,有什麽两样?
           大家在意畏惧的事,当然我也不能不在意畏惧。
           而我所追求的境界跟世间一般人的价值观比较之下,

           实在是不一样,并且相差得太远了!
           当大家处於太平顺境的时候,人人都感到满足,尽情欢乐。

           有如享受盛宴,有如春游之时登台远眺。
           只有我像尚未长大成孩童的婴儿一般,

           混混沌沌无视於任何快乐满足,心如止水;

           平静淡泊地无分无别,没有反应也不起任何念头。
           当大家在这个世间上都很有成就的时候,

           只有我看起来好像不怎麽样,没有方向。
           当大家都飞黄腾达、意气风发的时候,

           而我看起来却好像浑浑噩噩、昏昏庸庸没什麽成就。

           我这看似愚人的心啊!浑浑沌沌。
           俗人看似都明明白白,只有我看起来好似昏昏沈沈。
           俗人看似都清清楚楚,只有我看起来好似浑浑噩噩。
           我的心像大海一般沈静淡泊。
           我的心又好像海上的台风一般狂行不止。
           对於大家所追求的事物,唯独我跟一般俗人不同。

           不但不为所动,更是很刻意的将自己心性契合在自然运行的大道。

 

       老子道德经   18、19、20章    颐翁释义

           绝圣弃智  民利百倍 

        不要搞圣贤的名位,放弃使用智巧治国。老百姓可获利百倍。

       18章(与经典同) 大道毁坏之后,才产生仁义。  

                    智巧出现之后,才产生虚伪。
                    六亲不和之后,才产生孝慈。  

                    国家昏乱之后,才产生忠臣。

       19章  绝圣弃智  民利百倍 

        不要搞圣贤的名位,放弃使用智巧治国。老百姓可获利百倍。

          去除仁爱的虚名,抛弃信义的尊贵,人民就会回到孝慈的本性。
          大家去除投机取巧,抛弃自私自利,社会上自然没有人做盗贼。
          但是只用这三种德行来宣导教化人民,还是不够的。
          必须要有准则让大家有所遵从依归:
          生活简单,保持质朴。  减少私心,降低欲望

       20章(与经典释义同)   摒弃智巧的知识,就没有烦恼
           别人看不看得起我,有什麽差别?别人说我好或坏,有什麽两样?
           大家在意畏惧的事,当然我也不能不在意畏惧。
           而我所追求的境界跟世间一般人的价值观比较之下,

           实在是不一样,并且相差得太远了!
           当大家处於太平顺境的时候,人人都感到满足,尽情欢乐。

           有如享受盛宴,有如春游之时登台远眺。
           只有我像尚未长大成孩童的婴儿一般,

           混混沌沌无视於任何快乐满足,心如止水;

           平静淡泊地无分无别,没有反应也不起任何念头。
           当大家在这个世间上都很有成就的时候,

           只有我看起来好像不怎麽样,没有方向。
           当大家都飞黄腾达、意气风发的时候,

           而我看起来却好像浑浑噩噩、昏昏庸庸没什麽成就。

           我这看似愚人的心啊!浑浑沌沌。
           俗人看似都明明白白,只有我看起来好似昏昏沈沈。
           俗人看似都清清楚楚,只有我看起来好似浑浑噩噩。
           我的心像大海一般沈静淡泊。
           我的心又好像海上的台风一般狂行不止。
           对於大家所追求的事物,唯独我跟一般俗人不同。

           不但不为所动,更是很刻意的将自己心性契合在自然运行的大道。

    颐翁有诗叹曰

            大同大道归伊始,无圣无威自由人。

            人人悟道觉悟了,相待赤诚耻私心。

            未来世界尊老子,道法道德五千文。

            科技私有地球毁,简单古朴修炼身。

网上搜的资料附后

   相传老子生於中国的春秋战国初期,是一位大思想家,就连被尊称至圣先师的孔子向其『问道』之后,都曾感叹老子的见解高深,云:『朝闻道,夕可死矣!』。其住世期间,眼见世间乱象四起烽火连连,虽曾提倡无为而治的学说,但终不得圣主识其无私治世、回归大道的济世道法,遂传下此八十一章道德经。读者叁修此经后,相信必能得其般若智慧;看清世间诸法实相,早日体悟大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漫谈中国股市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